利字當頭:預付消費警戒二則
■由迷債設計師到今時今日的健身騙徒,其實手法都是差不多。 資料圖片
健身中心疑似財困,令人擔心,究竟是個別事件,還是煤礦的金絲雀?
預付式消費,收了錢,服務要攤長在往後的一年半年,收入卻大多一早洗光,結果負債越來越多。不過,到了一定階段,收支平衡,最開頭
的單,就是擴張資本。在這負回報的日子,先賺未來錢,對不起,我想不到那筆現金流有甚麼用法。或者有見聞廣博之士可以分享心得?
美容院也好,健身中心也好,先賺的未來錢,原意是可用來「錢滾錢」;學術一點,就叫leverage up。但到了一定地步,sales找不到新客,漸漸在原來的舊客群中不斷加單,這是預付式消費的第一重警號。
舊客當中,有些開單的金額已超常理,第二重警號。負責任的營運商,在這個時應要有危機意識。當然,大多數都不會考慮到這問題,畢竟每月的租金人工也要找數。到這階段,稍有常識的都知,惡性循環之下,是死路一條。可惜,歷史只會不斷重複;由當年賣龐茲騙局的,到今天不知道賣甚麼拉筋計劃的,其實都想不到那麼遠;入不敷支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由曾幾何時的迷債設計師到今時今日的健身騙徒,其實手法都是差不多。立法可以禁絕這些敗類詐取勞動人民的血汗錢嗎?對不起,我會說騙徒無處不在。可恨是,迷債設計師,今時今日仍然可以在社會上大模斯樣地鞭撻資本主義。哈,推銷健身服務的,卻會淪為社會罪人。讀得書多,就連道德責任也可推卸得一乾二淨。這就是金融社會的道德標準。
我想警戒各位,無論是2008年前的迷債抑或今天的萬年健身合約,爆破的道理都一樣。好自為之吧。
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世民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