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股代薪乃上算設計
■當年Steve Jobs曾經只領取每年一美元的薪金,其餘以股代薪。 資料圖片
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Oliver Hart和Bengt R. Holmstrom,說對自己獲獎感到意外;也有經濟學者如徐家健提出,假如頒獎理由是二人對合約理論的貢獻,
張五常也應在授獎之列。
徐君的觀點令我想起了1986年得獎的布堪南(James M. Buchanan Jr.)。話說在公共選擇學派(Public Choice Theory)圈子當中,曾有人替布堪南多年的拍擋Gordon Tullock未能獲獎感到不值。另外,佛利民當年因為對貨幣理論的貢獻獲獎,但佛老的多年拍擋Anna Schwartz卻終身於這個獎項無緣。
說到底,獎項只是錦上添花,醉心發現社會秩序的學者,像Tullock和Schwartz,他們的貢獻在有識之士眼中,始終得到公道的評斷。事實上,多人共同合作,究竟如何評斷團隊各人的貢獻,這就是制度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事實上,今屆經濟學獎得獎者Bengt Holmstrom曾就這個題目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企業管理層的薪酬。
「問題不在於高低,不要少看市場供求的影響力」。在得獎後的一次記者會,Holmstrom對問題的回應雖然答案頗為概括,但根據他的研究所得,管理層尤其是CEO的薪酬水平原則上應該以同行競爭對手作為基準,然後再根據企業本身超出或低於同行的效益,作出調整,賞善罰惡。像當年Steve Jobs,曾經只領取每年一美元的薪金,其餘以股代薪;蘋果股價由1997至2011年,由3.19美元升至365美元。
不過,也有人一見到以股代薪就觸動神經;在香港,特首梁振英曾投訴領展管理層薪酬與企業表現掛鈎。其實,只要股價與企業表現有明顯關聯,以股代薪可以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安排,尤其是企業管治嚴格而股份在市場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對管理層有嚴謹監察,以股代薪將管理層和投資者利益放在同一陣線,是上算的設計。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世民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