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手劄記:名利不及有權實際
■當年王石要名唔要利,放棄個人持股。點知28年後,面對股權鬥爭,卻因持股只得0.07%而無say。 資料圖片
乾隆皇有次問大學士紀曉嵐:「江上有幾多艘船?」紀答道:「只有兩艘——名與利。」皆因千帆過盡,冒風波之險,無非爭逐名利而已。計我話,有名有利
都唔及有權實際!你睇前特首曾蔭權,一失去曾經蔭庇佢嘅權力,就被廉署調查兼檢控,隨時淪為階下囚。
政治圈係權力鬥獸場,新一屆立法會開鑼,建制派與非建制派隨即開打,首仗係爭立法會主席之位。無他,主席有權畀唔畀拉布、畀唔畀點人數、畀唔畀講撲嘢嘛!除咗政界,商界何嘗唔係有權好過有名有利,萬科(2202)主席王石就係人辦。
1988年,房地產企業萬科股份化改造,六成股份歸國家,四成歸個人,但王石衡量當時國情,認為「突然有錢是很危險的」,放棄個人持股。點知28年後,面對股權鬥爭卻因持股只得0.07%而無say。當年王石要名唔要利,但無股份就無投票權,可見權先係最重要!
講開內房股,國慶長假期間,內地至少有22個城市發佈收緊樓市政策,內房由強轉弱。不過,中長線嚟講,剛性需求仍大;而且房地產作為全國最大產業,牽涉上下遊超過50個行業,有利經濟回暖,中央調控自有分寸。今輪調控,其實旨在迫使炒家由一、二線城市轉戰三、四線城市,以消化庫存。短期內,樓價難望再上,估計會稍為回落,但對優質內房盈利增長影響有限。技術性急跌,反而係收集時機。惠理(806)就將內房列作「最佳逆向投資」,美林則推薦拿地策略有紀錄嘅開發商,例如華潤置地(1109)。
始終政策風險日增,我只會揀財務穩健、策略審慎嘅內房。潤地係兩隻藍籌內房之一,而且有「績」可尋,啱我心水。該股喺九連跌、八連陰,累跌15.2%後,昨日出現陽燭,反彈0.7%,收19.56元,現價市盈率8.3倍,股息率3.5厘。睇近日內房股公佈嘅首三季銷售數據,今年銷情強勁,想中長線投資,可候18.5元附近分注買入,到時股息率更吸引。
割柑人
本欄逢周四刊出
割柑人
操盤手札記 - 割柑人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