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拆息扯高 香港加息壓力增(沈振盈)(DEC 14)
2016-12-14 8:45:07
由於全球炒「通脹預期」,聯儲局加息步伐升溫,令到倫敦同業拆息(Libor)及香港同業拆息(Hibor),雙雙報升。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一個月Hibor,已升至2008年金融
海嘯後的最高水平,升穿0.6厘。由於近年香港的按歇利率,都是以H+作基礎,拆息上升自然令業主每月供款總額上升。而一般此等H按,都設有P-(Prime 最優惠利率)的「所謂封頂」安排,以現時的一個月Hibor利率去計算,部份已經觸及封頂上限。換句話說,若然Hibor持續上升,影響銀行的息差,將會導致銀行將最優惠利率提升。即是說,就算美國不加息,香港也要加息。
近期見到有關H按的報導,媒體主要只提及按息已上升,令業主每月供款上升,但大多只提及到了供款的「封頂上限」,似乎只是要令大家安心,唔使驚,因為已經封頂。但事實是否如此?當拆息持續上升,銀行的息差越來越窄,難道銀行可以蝕息差而不加息?
有人話,現在的經濟狀況,仍未承受得起太大的加息幅度。但問題是,現在醖釀出來的,是特朗普推行「財政政策」,泡製出經濟復蘇、通脹重臨的預期,觸發資金流出債市,債息抽升。大家一直認為,「經濟不好,不會加息」的概念,是建基於在央行在「可控範圍」的情況下,作出「自主性」利率決定時的邏輯。但若果是因為「市場的技術因素」,例如:預期經濟復蘇,引至通脹,資金流向等因素,而令到利率抽升,上述的不加息邏輯,就不能應用了,因為這是「被動式」的加息壓力。其實筆者此論點,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及現時局內的鷹派理事,已多番提示過。就算是耶倫,早前數月也在公開場合中,曾經暗示過,只是市場「洗腦」太深,大部分人收唔到而已。
實戰理論 - 沈振盈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winmone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