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財經KOL?
要數近年如細菌般迅速滋長的行業,非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莫屬。有能本事發表又關鍵又領袖級的意見,理應非一般凡人,但我們生存在一個名不經傳也可自誇「一個post收5萬」的年代,今時今日KOL,說到底其實就是網紅,有時還只是自認那種。在
網絡爆炸年代,KOL興起不意外,意外的是除旅遊或消費品這些經驗議題,居然連財經這技術知識型界別,也有人自認KOL。
講到財經KOL,正路應該是想起有一班專業分析團隊的大行,退而求其次是至少有名有姓有持牌的股評人。但當權威被唾棄、專家去食屎成主流,現時所謂財經KOL大部分不是銜頭奇形怪狀,就是無名無姓無樣見、連個「朵」都是自創,但據講一樣有粉絲,一個post吸like百計,一個直播view數千計。不要小覷這數字,在大摩淪「名燈」、財演被罵打手的年代,居然還有幾百人真心相信連真名也欠奉的阿茂掌握的資訊比自己多,這份量之高、現象之扭曲,不容忽視。
這洪流的唯一解釋,是市場的即食文化越來越受落,散戶需要的不是專業分析,而是即市、貼市又可賺快錢的建議,最重要是推介者通常講得出就落埋注,要贏一齊贏、要蟹一齊蟹的同舟心態,感覺才夠巴打。
不過,KOL已不單是名詞,它已發展成產業。素人變財經名人最直接憂慮,是有人不受監管卻又提供投資意見,有機會是「搭棚」工具、甚至「收錢做嘢」,畢竟可觀廣告收入,本來就是KOL瘋狂滋長原因。而一個成功KOL是有魔力的,一種拉動喜惡情緒的魔力,元旦日叱吒頒獎禮林海峰有一句好震撼:「細就細咗啲得幾千人,但係唔緊要,最緊要做到嘢係咪?即係好似瓊姐咁,佢一個post都可以移動到今晚叱吒嘅賽果」。試想像有日財經KOL叫沽X,但不是從基本因素出發,而是因為X是一間賤公司,所以買的人一樣賤,但又居然可以移動到股價,那專業財經分析還如何站得住腳?
當然,現階段有如斯影響力的財經KOL仍未出現,但難保將來沒有,行業的專業其實正面臨挑戰。
記者:林靜
林靜
財經評論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