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7年8月23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7年8月23日


房屋政策:政策騙人 議員笨蛋


房屋政策:政策騙人 議員笨蛋


公屋人均居住面積上升。(資料圖片)
前幾天,在電視看到孫明揚和曾鈺成討論房屋政策,看後感到很失望,因為兩人一個是前高官,另一個是多年來的立法會議員,負責監察政府施政,但是兩人對於房屋市場和政策,卻幾乎是一無所知,接近是市井大

眾的水平,可以想像到,其他的高官和「耳猿」們,水準也不會在他們之上,香港房屋政策的失敗,豈無因哉?

其實,房屋政策的大原則很簡單,就是好像經濟以人均GDP來作計算,房屋的政策指標就是人均居住面積,每年都要有所提高。如果再要精細一點,就是要有人均居住面積的中位數。

政府每年公布的建屋數量,除了以單位的總數量之外,還要公布供應的總面積。因為1年供應1萬個1,000方呎的單位,和供應1萬個500方呎的單位,這其中的分別是很大很大。

人們的愚笨,就是要求政府多建小單位,政府便「徇眾要求」,多建小單位了,但卻並沒有相應提高供應的總面積,大量納米樓出現,換言之,總供應量其實是大量減少了。

我隨便拿一些數據出來,現時香港有265萬夥,有730萬人口。如果每年的人均居住面積要增加1方呎,假設人口完全沒有增長,每年就要新建730萬方呎,也即是1.46萬夥500方呎的單位,但自從2008年起,沒有一年達到這個數字。

換句話說,這十幾年來的建屋目標,只是為了應付新增人口,完全沒有想過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問題。再說,就是應付新增人口,現時的建屋數目,也不足夠。

所以呢,香港政府根本沒有供應人均居住面積的計算,因為明知一公布出來,騙局便不能維持了。陳克勤議員在2013年問過署理運輸及房屋局長邱誠武這問題,但給邱誠武耍弄過去了。

我再告訴大家另外一些恐怖的數據分析,如果以2003年至2013年的公屋面積計,10年來,人均居住面積從11.3方米上升至12.9方米,表面上,好像是每年有0.16方米的進步,勉強算是合格了。但代價不就是公屋的輪候人數一直在增加囉!換言之,如果把輪候名冊加長的因素也計算上去,低下階層也根本沒有增加到人均居住面積。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