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談】研究報告供應過剩 加快AI出現(彭偉新)
現時什麼都講求快的世界,即使連研究報告也需要與競爭對手除了鬥精度外,亦要鬥快推出市場,因此,做分析員的工作時間愈來愈長,而且更是要面對愈來愈大的壓力,尤其是當上市公司在收市後公佈新的財務報告,又或者公佈新的業務發展或進行併賺,分析員便
要隨即開工去預測相關公佈對企業未來的盈利、負債或現金流作出評估,更要評估對股份的合理價所做成的影響,而且要搶先在隔日的開市前做好評估發送到客戶手上,好讓客戶自己決定如何處理相關的股份。因此,傳統上分析員最忙碌的時間便是在收市後至隔日早上開市前,所以,真正的分析員的工作時間是遠比投資者所想像的長很多。
由於現時單一股份(尤其是受市場關注的股份)通常都會有5至6位,甚至多至10位不同券商的分析員所函蓋,因此,市場很多時候當股份有相關的消息公佈時,該批分析員便需要鬥快編寫及發送分析報告,而落後的報告可能會被市場投資者所遺忘。而這種情況在內地更是司空見慣,主要是因為在之前內地A股有較好表現時,大多數的券商都大力托展研究部,希望可以為客戶提供研究報告的同時,可以取得更多的紀經人生意,所以,筆者曾聽聞過有一家內地頗有規模的券商之研究部門,單計分析員已達到400人,再加上其他協助為主的員工,研究部已達到560人,而相比他們的規模,筆者工作的部部連協助人員也只有5個,因此,根本無可擬。而按現時行業的發展方向來看,工作量即使再進一步增加,在人手上也不會有增加的機會,所以,有志入行者真的要三思。
由於內地研究報告的供應過剩,有部份的券商已發展到在聘請研究員時,標明應徵者必須要有模特兒的身材及明星的面貎,希望可以藉這一點闖開新的機會,不過,能否幫助客戶帶來增值才是分析員的真正價值,如果券商的步伐走得太遠的話,最終仍然會流失客戶的。所以,當市場上研究報告泛濫,為了要留住客戶,還是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包括準確及速度,AI在分析報告中使用似乎已不再是很遙遠的事情。
基本上,利用電腦來分析股份已經不是什麼的新奇事物了,而筆者在3年前也曾經建議過要開發AI投資顧問,不過,由於當時的技術仍未成熟,最終未有獲得採納。不過,筆者知道現時已有一此外來的對沖基金自已研發AI分析系統,而該系統長期會留意港交所的披露易網站,每當有新的公佈出來後,該系統便即時詮釋公告內容及作出評估及定出相關的買賣策略,直接繞過了券商的分析員,雖然精確度仍然有待改善,但由於AI是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所以未來AI在股票分析的應用愈來愈廣下。若果AI被同時應用在分析及交易的功能上的話,電腦可以在百萬分之一秒間完成分析及進行交易,到時,散戶投資者的贏面也會愈來愈低。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
股市新談 - 彭偉新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