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攻堅可期
綠色中國攻堅可期
內地鋼鐵業大減產能。(資料圖片)
純粹以數字指標衡量,近兩年的內地供給側改革、削減過剩產能政策,確實非常成功。兩年前,中國屬於產能過剩大國,加上本身經濟問題造成的需求萎縮,全球商品幾乎被拖垮。不消兩年時間,內地鋼鐵產能刪掉了二億多噸,將產能使用率
由不足七成,顯著提升至八成半。鋁業產能亦同時間減掉超過600萬噸,佔全國比例一成,這仍未計算因環保停產所產生的額外效應。
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股份,幾年前,部分是市場盈警常客,現在卻幾乎每季盈喜。以鋼鐵行業為例,上半年整體平均盈利按年升幅達到96%。基於中國既屬於進口國,亦是全球最大產量國之一,觀乎煤、鋼鐵、水泥及鋁等,佔全球總產量比重介乎46%至55%不等,正因如此,環球主要資源價格亦一併受惠。
似乎,基於盈利改善及所帶來的正面連鎖效益,那管是人為壓縮或行政指令過嚴,供給側改革將會成為一個常規政策。事實上,以現時看,其他生產大國比中國更需要供給側,不然的話,它們的需求增長動力怎樣來?
內地最近打環保風暴,停產來得比預期早,鋼鐵行業產能很多要停機休假,但有趣的是,9月的內地進口鐵礦石數字反而創出新高,就連煤炭進口量亦升至逾三年高位。除外圍價格上升帶動需求之外,有種說法就是,政策及環保指令所限,導致內地對優質資源需求大增。
不能否認,加大力度減產能、供給側的推進,對全球市場構成扭曲。可是,正面一點看待,內地企業受惠、環球價格又上升,作為一家便宜兩家著的政策,埋怨基礎空間有限。中國強調是中國夢,影響力之餘,主力是要展現示範作用,解決產能過剩及殭屍行業兩年就大有成績,已經為當局提供更大決心,愈沒有可能的,就愈會推行。
中國有經濟潛力,但部分大城市是因為汙染問題,是毫無居住質素可言。中國講環保多年,近期還不斷強調綠色,既然汙染根源受控的話,下一步就是大搞綠色中國。近期,中國電動車推動發展聲明高唱入雲,本質上就是一個產業鏈的大工程,當中牽涉工業升級及在電池供應上成為全球主導地位。不要忘記,作為巴黎協議簽署國,兼且美國退出,一旦中國再用幾年,成為電動車、潔淨能源等樣板城市,屆時全球都要為之臣服。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