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鏡高懸:總有吉舖喺左近
■香港零售市道似是見底,但街道吉舖數目好像依然在上升。 資料圖片
過去幾個月不斷有評論指香港零售市道已經見底,雖然復蘇速度不是很快,但以筆者在過去2至3個月的觀察,街道吉舖數目好像依然在上升,基本上在零售區每條街都「梗有一兩間吉舖喺左近」,這和市場理解存在
一定的出入。中國的經濟明顯地較一年前為佳,在街上看見的遊客數量好像也較一年前多,究竟商舖市道出現了甚麼問題?
國內遊客到香港消費的模式好像已經出現了結構性改變,從之前的購買名牌服飾,變成以生活體驗為主,且對價格敏感度也有所提升,商舖產品加價並不容易,但成本就因為最低工資及原材料價格等因素而不斷上升。另外,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購物,也使實體店經營困難。
筆者觀察到一些吉舖已經丟空了幾年,甚至接近十年,為甚麼業主不願意減租把物業租出,早幾個月租出的租金,已可抵銷減租對現金流的損失,丟空同時又要付差餉、管理費及利息支出。
有商舖租客投訴,經營環境困難,但業主依然加租,究竟是業主覺得「皇帝女唔憂嫁」、「堅離地」、還是覺得丟空的成本,相對起預期物業價值上升,根本是微不足道?答案肯定是後者,全球量化寬鬆,資產價格飆升,低利息使丟空成本極低。
最近銅鑼灣怡東酒店招標出售,市場預期天價成交,但最終流標,銅鑼灣大地主之一的希慎(014)主席利蘊蓮指出,這可能對熾熱的本港物業市場有一個「現實反思」,並預期將出現「調整」或「正常化」。
張一鳴
mailto:derekcheung00@gmail.com
本欄逢周一刊出
張一鳴
derekcheung00@gmail.com
鳴鏡高懸 - 張一鳴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