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11月7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7年11月7日


交易大堂話當年


交易大堂話當年


港交所交易大堂已完成使命。(資料圖片)
交易大堂任務完結正式退役。一個告別派對老中青一聚,個個趁趁熱鬧,拍照留念,暢談當年人與事。港交所(388)主席周松崗好一句:雖然交易大堂結束歷史任務,但不能忘記其在金融市場的地位及各從業員辛勤的貢獻。這既叫人感動

,特別具意義。說穿了,交易大堂的結束意味港股一個時代終結,尤其是當年塞滿交易大堂的本地華資經紀券商及其代表,昔日成過去,本地證券經紀中介團體充當角色的所餘無幾,影響力大不如前。交易大堂退役對很多老行尊而言猶如功成身退。現實使然,而且早已出現,也許當日就是遲來的告別派對吧。

四會合併後,1986年交易大堂啟用時,出市代表約1,200名。時光倒流,當年恒指只有大約1,600點,成交不足3億元。三十幾年間,恒指升穿過3萬點,成交試過好幾次逾2,000億元。但港股表現愈好,地位愈國際化,交易大堂人丁卻愈來愈單薄,本地經紀行影響力每下愈況,除九十年代引入自動化對盤交易帶來方便之餘,其實老早反映本港股市本身特殊性,只局限於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第三方市場交易平台而已。

數港股歷史,老行尊當然一一話當年:紅背心、七三股災、八七停市、九七及九八等。如果說李福兆時代的四會合併是港股重要歷史一頁,李業廣93年拉攏青啤成首間在港上市國企,至今影響深遠,廿幾年後的今日,內地在本港市場的影響力有增無減,而且未盡反映。從前主導港股的是滙豐、太古、大東等英資,現在中資公司佔港股市值超過六成。93年的國企上市開通更多本港上市公司數目的供應,到2014年互聯互通,貫通的就是內地資金對本港市場供應,並形成近年經常掛上口中的定價權問題。如信股市是好淡博奕,中外對撼的平台,那麼港股根本等同於一個提供中立第三方的場地而已。因此也難怪明年改裝後的大堂將易名為Hong Kong Connect Hall。

退役前的派對,任務完結在即,聽到很多華資經紀行老闆似有感觸,為的不是失去大堂,而是他們覺得當年錯失機會。部分老行尊早就了解華資經紀行實力與競爭力問題,原來希望促成幾間大型華資行及幾個經紀團體合併,對於未能成事,老人家至今耿耿於懷。2000年,聯交所及期交所合併,很多傳統華資售股套現離場,近十年有內地資金不斷接手。傳統的退役,但同時有更多本地經紀行成立,為的當然是他日高價求售。本質上,股票及地產市場的演變與發展,從來說明了一點,香港只是一個過客之地。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