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領軍
內銀領軍
建行上周五收報8.48元,升0.7%。(資料圖片)
由於認定通脹可能重燃,去年底刻意加大資源股及金融股的比重,順道令到組合的結構更加平衡。大半個月之後,資源股短暫風光過,已經打回原形,帳面利潤化為烏有,反而金融股依然強勢,尤其是內銀股的升勢令人喜出望外。
資源
股無以為繼,可能有兩個理由。第一是市場還是偏好直接去買商品期貨,免卻公司的執行風險,始終投資者相當成熟,未必局限於單一市場。自己今次也是雙管齊下,既買期貨亦買商品股,經此一役之後,再遇類似狀況,也肯定會以期貨作為主力便算。第二則是資源股擺脫不了周期股的味道,定價權不強,估值便無法提升。
相比之下,內銀股的勁勢非比尋常,市場明顯已經刮目相看。中國政策方向以去槓桿為主打,表面不利,可是以前那種苟延殘喘,拖得就拖,遲早一鑊熟,恐懼才揮之不去。現在處理了最壞狀況的風險,還有息差擴闊提供另一股動力,再加上北水南下,這個巨型板塊的AH差價看來會繼續收窄,應該仍然有頗大重估的空間。
去槓桿之下,陣痛是難免,相信會開始有較多中資公司出問題的新聞,可是內銀股一向的估值,已經反映資產質素差的問題,市場對最壞狀況的預估,才是真正關鍵,所以很可能國內會零星出現企業倒閉消息,內銀股不受影響之餘,繼續一路攀升,不合普通人傳統邏輯的現象。
雖然自己不太相信內銀長遠價值創造的能力,但這次升浪在基本面上的說服力,一定比資源股強。而這個板塊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買得大。今時今日要追趕指數表現是最大煩惱,所以買得大又升得勁的股票,吸金力極強。就算不奢望一勞永逸,也不想太過分散難管理,絕對不介意將較多資金放在這個板塊。
何況重估浪完成之後,不會是一彈就散,牛市之後必然泡沫爆破,是很多人的誤解,因為被兩年多前大時代的經驗影響太深。更大機會是將上落區間上移,正如那些香港資產型股票以往的走勢一樣。既然判斷重估浪依然在進行之中,而萬一比預期中差,也不外在一個較高的區間,回復上上落落的型態,便不怕繼續去坐。而恒指在幾個大型板塊的支撐下,只會是大漲小回的格局。
勝向敗中求 - 黃國英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