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金融High Tea 2018年2月26日

金融High Tea 2018年2月26日
阿爺逐步發力
2018年02月26日
  農曆新年過後,港股一日升一日跌,上上落落。恒指上周五反彈301點,收報31267點,內銀及內房是升市領頭羊。總結全周,港股農曆假期之後四個交易日,加減相抵,恒指累升151點,升幅0.5%;國企指數同期升199點,升幅1.6%,表現強過恒指。

  

上周五杜指升374點,升幅1.4%,其中一個原因是炒聯儲局貨幣政策報告說美國勞工市場強勁,金融整體風險不大。市場解讀是聯儲局不擔心近期股市波動,刺激股市向上。過去一星期,我維持股市這次大跌,是屬於調整看法。現時正反覆炒上,未來注意力應該多些放在內地方面,當中有幾件事情值得關注。

  接管安邦 水波不興
  第一是阿爺接管安邦保險。上周五中國保監會公佈,安邦前董事長吳小暉涉嫌經濟犯罪,依法提起公訴。由於安邦涉及違法違紀行為,可能影響這間保險公司對公眾償付能力,因此中保監接管安邦一年,並預告在接管過程中,會積極引入優質社會資本,完成股權重組,又說會保持安邦民營性質不變。

  政府宣佈接管一間民營保險巨企,前董事長吳小暉更是鄧小平外孫女婿,本來外界擔心消息會對市場造成衝擊;不過消息公佈後,安邦以及所持有的27隻A股普遍上升,它持有的H股亦全線向上,例如持有的萬科H股(2202) 上周五仍升2.2%。總體而言,中保監接管安邦,沒有衝擊到相關股份股價。

  農曆年前,我與一位學者朋友談起,他說不敢投資內地科技大股,因為傳聞她們與領導人有關係,怕一旦被人清算,會對股價造成致命衝擊。我當時的反應是,安邦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參照例子,看安邦如何處理,對相關股票股價會有何影響,就能知道調查整頓,會對公司有多大負面影響,結果是安邦系初步安全著陸。我覺得關鍵在於,阿爺已經掌控內地金融體系。

  大換班後 大局受控
  猶記得2015年內地股災時,阿爺動用資金救市,聞說內地監管機構諸多阻撓,搞得管理層很不高興。那場股災暴露中央最高層,當時未能掌控內地股票市場。內地監管機構其後出現人事巨變,習主席先後開刀,把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一把手換走,現在僅餘央行行長周小川未換人,但他的年齡已經到頂,估計也會於今年三月舉行的兩會退場換人。

  阿爺整頓金融機構,究竟會引來大跌,還是被看成市場回歸秩序,成為一個利好消息呢?除了人們看法之外,更大決定因素是阿爺對金融市場掌控能力。我覺得在2015年,阿爺根本控制不到金融市場,無論阿爺要做甚麼,都有很多力量在抵制。跌市時不讓阿爺救市,表面上是西方的自由市場觀念,不應干預市場。但又有誰知道那些監管機構的負責人,是否與正在沽空市場的大鱷勾結,借股市下跌圖利,甚至有心和最高領導對著幹呢?按理為官者應以最高領導馬首是瞻,不敢違抗命令,但這些抗命的人究竟是高風亮節,還是利益纏身?現實上就很難說得清楚。

  對於這次的安邦事件,市場上平靜無波。我倒覺得阿爺已經掌控金融體系,不讓人「玩嘢」,甚至事先做好防風措施。這解答了學者朋友的疑慮,也不用太擔心有些股份可能與某些領導人有關而被瓦解,關鍵是要看這些股份值不值得投資,若然公司有堅實生意,即使被接管,都只是換個老闆而已。如果純粹擔心公司與領導人有關係,而不投資某些生意好的公司,有時會錯過投資機會。

  野蠻收購 搞亂市場

  安邦沒有在香港上市,香港人對她並不熟悉。安邦這幾年野蠻崛起,以少量資本及大量借貸,到處惡意收購,早有「門口的野蠻人」之稱。2015年萬科發生爭奪戰,首先由寶能系發功,惡意收購萬科A股,繼而安邦入場聲援,結果件事被阿爺壓了下去。萬科引入深圳市資本支持,最後成功抗拒狙擊。在萬科這一役,惹來管理層注意,阿爺甚至懷疑安邦負責人在2015年股災有份搞事,最後對它開刀收場。

  隨著阿爺大力控制興波作浪的寡頭資本,相信會令內地市場更有秩序,理論上是好事不是壞事。問題是在進行這些手術時,阿爺先要控制市場,不讓人借機抵制,搞出暴跌風波,才會有良好結局。

  第二是內地股市已穩定下來。過年前內地股市跌得多過美股,反彈又無乜力。但過年後的兩個交易日都造好,反映過年之前的急跌,很可能與資金在年底極度緊絀有關。上周五人行在公開市場進行23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操作,加上早一日中期借貸便利到期的影響,等於人行在上周淨投放3365億元進入市場。人行這樣大量放水,或許因為對安邦開刀,要出招減少對市場震盪。但無論如何,內地市場由五行缺水,變成水頭充足,對股市產生正面影響。

  雄安大灣 齊齊起動
  第三是改革大計連番推動。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上周四開會,習主席要求深化和盡快研究雄安區規劃及改革開放措施。內地雄安概念股上周大漲,例如金隅(2009) 升5.9%;中材股份(1893) 升4.5%。另外,傳聞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大灣區概念股有炒作,其中港口股升得比較多。三月初就會召開人大政協兩會,每年在兩會之前都會炒政策概念,估計大灣區及雄安區概念,會是未來短時間的炒作對象。

  總結內地幾個狀況,顯示年底資金短緊缺狀況已成過去,股市過年後明顯好轉,當然不能排除升一段會回吐,但也是反覆吸納時機,可以先行儲貨,等炒兩會概念。

  另外,港交所(388) 就同股不同權的政策諮詢,將由3月23日開始,諮詢期只有短短一個月,相信是想快速拍板,迎接五月後的上市高峰期。今次的上市改革,除市值100億元以上的科技巨股,可以保留同股不同權身份來港上市外,政策特別對生物科技股開綠燈,預期市值只有15億元的科技公司,有核心產品已經註冊專利,上市前六個月有至少一名資深投資者提供相當數額投資,即可以上市。聞說內地及香港科技公司已摩拳擦掌,等待新政策推出後便申請在香港上市。

  創科上市 預計大增
  根據上述情勢估計,今年年中會出現兩波浪潮,推動中港兩地股市。一波是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另一波是中國A股入摩。在兩波浪潮之中,比較受惠的應該是港交所(388)

  最近花旗調升今年恒指目標,由原來的29500點上調到34500點,還把港交所列為首選股份,目標價330元。花旗認為香港資金流改善,會令到港股再度攀升,雖然2017年初至今恒指已上升40%,但估計恒指2018年市盈率只有13.5倍,平均歷史市盈率水平為12.5倍,現水平仍算合理。花旗預計,恒指成份股2018年盈利增長平均為21%,是2010年以來最高。

  該行估計兩隻重磅股騰訊(700) 和滙控(005) 2018年每股盈利將按年升26%及56%,相信恒指估值可以調升。花旗現時估計恒指34500點的目標價位,市盈率為14.8倍,以現水平計,還有11%上升空間。花旗建議買入的股份有港交所(目標價330元)、中銀香港(2388) (目標價45.4元)、長江基建(1138) (目標價74元)、九倉置業(1997) (目標價64.7元)、永利澳門(1128) (目標價33元)以及太古(019) (目標價90元)。

  港交所上周五收285.8元,升2.1%,未來推出的同股不同權安排,如果吸引到很多國內巨企來港上市,最受惠的自然是港交所,例如螞蟻金服成功來港上市,就會令港股交易量每天多五分一甚至四分一。如果香港能夠成為創科公司或者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主要場地,將會對每日成交額有很大幫助。

  綜合而言,雖然美國利息會繼續向上,香港今年或會加息,但初步估計美股不至於這樣快就爆煲,考慮到中港股市已然回落,仍有吸納價值。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