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不務正業但盈利報捷
■內地嚴打企業走資,本港一些上市公司怕外闖被抽秤,轉而購買理財產品,尋找高息回報。 資料圖片
上周一則通告吸引我眼球:統一(220)以10億元(人民幣,下同)認購一項為期約9個月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回報率4.45厘。統一去年底流動現金27.8億元,即單一項理財產品已
動用34%現金,如果預期回報達標,即使主業無增長,估計全年坐定定都可推高純利3.8%。
事實上近幾年內地理財產品的可觀高息,不單單大媽流口水,落疊的還有上市公司。內媒引述數據指,即使中央已出手壓抑理財產品增長,今年首兩月A股仍合共以近2,600億元掃理財產品,較去年同期增加六成,而2017全年總額實質已創歷史新高。而作為由中資企業主導的市場,港股其實亦有同一樣的趨勢。
粗略統計,過去一年約有近70間港上市公司有認購理財產品,且數目越來越多,當中約三成更是以極短年期、再滾動續期的形式購買。如2014年上市的呷哺呷哺(520),2016年第四季起開始認購理財產品,至今公佈的認購通告多達24宗,產品年期最長6個月,最短只有4日,但年息率普遍高逾4厘,均沒列明是保本。
不少企業的理財收益已去到左右利潤增幅的地步。呷哺呷哺去年理財產品收益增七成至3,820萬元,相當於全年純利9%;雅迪(1585)去年純利4.05億元,金融資產收益達8,525萬元,相當於全年純利21%;天津津燃公用(1265)去年純利4,007萬元,理財產品收益1,294萬,相當於純利的32%。
內地近年嚴打企業走資,上市公司怕外闖被抽秤,與其閒置資金、不如尋找高息回報,是無可厚非。不過,姑勿論相關所謂理財產品能否稱得上穩健投資,倘企業長期熱衷購買理財產品,就難免令人質疑公司究竟有沒有長遠發展計劃,甚至是否已然沉醉在以金融收益推高業績、或借此變成業績救命草,就需要正視。
記者:林靜
林靜
財經評論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