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鏡高懸:填海抗衡經濟減速 - 張一鳴
「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提供26-40萬住屋單位。大型基建有抗衡經濟減速的效用。
資料圖片
政府推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提供26-40萬住屋單位,如筆者7月的評論,填海在回歸之後,已經變成一個罪大惡極的想法。其
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經過高鐵和港珠澳大橋超支及造假的慘痛經歷後,市民完全失去對政府執行基建項目的信心,如筆者7月的「建築造假 問題嚴重」評論,政府需要大量引進新的市場競爭者及大幅提高懲罰機制,同時也需要大量輸入外勞。
就算沒有金融危機的爆發,未來幾年經濟都很大機會會減慢,大型基建是有抗衡經濟減速的效用,就如1989年六四事件後推出的玫瑰園計劃一樣,既有其長遠經濟發展的實質需要,也能在香港困難時期穩定民心。
香港人需要面對現實,每日150單程證配額是不會改變的,香港要爭取的是中央檢視移民香港的審批機制及執行,確保是合情、合理、客觀及依法處理,除了團聚原因之外,單程證持有者必須對香港長遠有貢獻。
雖然大家都明白這是長遠供應,不能在短期之內到位,但筆者過去N年一直評論,管理樓市是一個心理遊戲,市場恐慌會使不需要或不適合買樓的人,都衝出來搶購,形成所謂強大剛需的假現象,因為這個長遠龐大的供應預期,不少人將不用急於入市。之前製造樓市恐慌較強力的理據,是政府完全冇能力增加土地供應,現在政府就「曬你冷」。
張一鳴
mailto:derekcheung00@gmail.com
本欄逢周一刊出
鳴鏡高懸 - 張一鳴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