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和金融風險
當環球氣候惡化,風險愈來愈難預測,這意味著人類愈來愈難控制它。事實上,氣候變化問題對全球經濟已帶來有目共睹的破壞,這情況令各國央行施行經濟及金融政策時,面臨更多壓力及更大複雜性。對此,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早在2015年便發表「地平綫的悲劇
」講話警告:氣候變化對金融市場風險在短期及長期上會存在明顯差異。
時間流逝,筆者認為氣候變化風險日益增加,同時影響環球經濟的步伐比預期中更快。更麻煩的是,面對不可預測的天氣,其衍生出來的問題勢將日益頻繁,而各國央行則比幾年前更難診斷出箇中因由,這種不確定性只會讓貨幣政策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在發達經濟體,氣候變化有可能會拖累貿易的生產力,破壞資本和土地,對勞動力市場的工資動態產生持久影響,也會造成激烈的移民浪潮。就溫度升高問題,美國統計局便有研究報告指,日常溫度對經濟生產及人均收入有莫大意義的影響:在溫度高於30攝氏度的工作日,美國每個州的人均生產總值(人均GDP)損失為20美元;另外,去年英格蘭銀行推遲利率的上漲,最終原因確定是異常寒冷的冬季氣候所致,而不是經濟問題,由此可見,天氣太炎熱或太寒冷都有可能為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隨著時間推移,氣候變化持續惡化帶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通脹壓力的加劇,筆者相信這兩大問題都會令各國貨幣政策陷入供給衝擊,因此未來貨幣框架要順應氣候變化而重新設計之餘,各國領導人亦需要同心合力施行有效的氣候政策,開創金融穩定與氣候變化問題之間的聯繫。所以國家央行和監管機構網絡綠色金融體系(NGFS)因而誕生,筆者相信它不止提供綠色金融政策重要性的訊號,也能以身作則地發起全球性規模的綠色金融項目。
然而,大多數氣候風險往往存在於未來,因此有些金融機構可能會覺得發展綠色金融的步調可以慢慢來。但筆者認為綠色金融政策是一個巨大文化的轉變,對任何企業而言,業務方向的調整都存在著資本運用的風險,也許現時的確不是央行對金融體系進行幹預的時機,反而央行宜對氣候風險進行更多準確性測試,然後讓數據來說出真話。筆者認為,只有把問題回歸現實,人類才會意識到解決問題的必要性。
總括而言,氣候變化問題不可逆轉,部分國家央行已經就此問題採取行動,確保宏觀經濟穩定,同時金融監管機構亦盡力讓銀行及保險公司認真對待這些風險,做好心理準備,與氣候相關的金融風險進行定價,做到適時靈活應變。
iMoney 2019年2月18日
廣告
Share this:
TwitterFacebookGoogle
請按讚:
讚 載入中...
相關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 (必) (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名稱 (必)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變更)
您的留言將使用 Google+ 帳號。 (登出/ 變更)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變更)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變更)
取消
連結到 %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荷馬學人集 - 黃元山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junkrandom.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