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財話——中國加速雙循環破局
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由於在疫情初期全力應對,所以經濟率先逐步復甦。但在國際疫情仍存巨大不確定性下,北京對策是加快形成內循環,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項政策可有效應對目前複雜全球格局變化形勢,以及中
國經濟增長需求。「歷史性」表現在堅持把自己事情做好,為未來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要理解雙循環,最重要的是「一線兩點」,「一線」是循環暢通,要把所有物質流通起來,不僅是傳統商品流通,更重要的是訊息、科技和管理流通。所以雙循環核心是兩個暢通,即內循環要暢通,中國和世界循環要暢通。
「兩點」是「兩個制高點」,第一個制高點是高科技,要建立自己的循環體系,首先要取得技術突破,在這方面新基建就要起雙重作用,短期來看是刺激經濟,推動經濟恢復,中長期來看則是為未來發展打下科技基礎。所以新基建核心理念是「數碼流」,在原有物流和人流基礎上加一個數碼流,通過數碼流和物流、人流結合,創造產業流和價值流,同時使經濟數碼化,通過科技推動生產創新,這是第二個制高點。中國擁有14億人口,四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市場,隨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需求潛力巨大,要推動消費創新,通過改革提升消費質量,激發潛在經濟活力。
當前中國企業數碼化正高速發展,都在尋找數碼化基礎設施平台,數碼製造業未來發展空間不容小覷,一方面要用科技力量全力支持建設科技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讓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在數據中心上建設平台,作數碼化轉型。
雖然前景可觀,但要實現最終目標,還需要找對方法。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抓基礎研究,目前中國在空間、宇宙、物理、材料、生物、量子力學等方面,都有「從零到一」的突破;二是利用自身優勢,抓「從一到百到N」的應用,實現逆向進口替代,通過集中科技力量攻關和集中市場力量,進行逆向進口替代,逐漸解決技術問題。
黃惠德
缸邊財話 - 黃惠德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