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几」主義 - 黃德几 2023年3月29日
黃德幾 - 德銀到底發生過甚麼事?|「頭」「幾」主義
Previous Next
最近在手機無意中翻看到一些15年前的舊照片,一場由我主講的財經講座,同場還有當年代表德銀認股證的好友曾嘉莉(Karrie)。是的,德銀曾是本港一間十分活躍衍生工具發行商,後來跟渣打一樣結束相關業務。
過去一星期,德意志銀行再度成為金融市場焦點,甚至本港財經媒體也有報道,卻源於一個驚弓之鳥的故事。
上周末市場突然傳來消息,多個海外媒體立刻爭相報道,就是德意志銀行的信貸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上升,部份人擔心會成為瑞信翻版。
首先要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是CDS?事實上,這話題也是我在主講投資課程中,論述金融海嘯始末故事時會詳細講解的概念。簡單而言,CDS是一種衍生工具合約,用作對沖發行人違約風險的工具,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當CDS價格飆升,即反映購買對沖個別發行人違約風險的保費正在上升,意味市場認為發行人違約風險正在增加。
若現恐慌拋售反是吸納良機
雖然德意志銀行是德國最大銀行,但經歷完金融海嘯也元氣大傷,2016年更曾經歷前所未有信心危機,當時德國政府更曾倡議,德銀跟主要競爭對手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合併,直至2018年出現轉捩點,行政總裁Christian Sewing通過一系列嚴謹風險管理和控制成本策略,成功帶領集團走出谷底,集團去年錄得56.6億歐羅盈利,更是2007年以來最高紀錄,並連續10個季度取得盈利。
大家不要忘記,過去兩年半,全球各國銀行都飽歷疫情帶來種種挑戰,集團有形股本回報率高達9.4%,核心權益一級資本比率達13.4%,屬極高水平。因此,當市場傳出德銀有機會成為另一間瑞信,實在感到十分訝異。
因此,由上周日起接受不同媒體訪問及在YouTube直播中,早已強調德銀絕不會是另一間瑞信,原因是前者已連續兩年取得盈利佳績,後者卻因為風險管控不善,家族辦公室Archegos爆煲事件導致巨額虧損,客戶持續大舉撤資,情況明顯與前者截然不同。當時更強調,若德銀股價出現恐慌性拋售,反過來是吸納好機會。
此外,隨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牽頭下,第一公民銀行(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落實收購矽谷銀行存款及貸款,除有利於即時提升後者的有形帳面值,更重要是銀行業信心危機風險顯著降溫。
當然,最關鍵重點就是恐慌時吸納,也要看清楚對象。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幾
「頭」「几」主義 - 黃德几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