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是揚專欄】算力阻不了DeepSeek,失業率才是
【羅是揚專欄】算力阻不了DeepSeek,失業率才是
這陣子,港股掀起了遲來的AI漩渦。DeepSeek異軍突起,相關概念股熱炒。為了與DeepSeek共享炒作風潮,幾乎說得出名的中資股,都紛紛宣布將旗下系統接入DeepSeek。
由本身已研發AI模型的科技股,到電子設備股、手機股、電訊股,再到汽車股、晶片股等,好像誰遲了與DeepSeek拉上關係,誰就蝕底了似的。
DeepSeek對內地經濟及股市有甚麼利好或利淡影響,坊間已有大量討論,筆者也無謂班門弄斧。姑勿論DeepSeek是否抄考其他已開發成熟的AI模組,它的出現確實是平地一聲雷,改變了整個AI發展的生態。筆者對AI認知程度不高,只能純粹以經濟角度考慮,DeepSeek以算法彌補晶片算力的不足,令企業可以用較低成本也可用到AI,甚至令原來暫時沒有AI化打算的產業,也開拓使用AI的可能以提升效率,這顯然是正面影響。
誠然,用過DeepSeek也知道它與其他外國競爭者仍存有距離,而且距離不少,DeepSeek系統仍有待進化及深化,否則永遠無法打入高端市場,但從經濟規模來看,並非每個產業也需要用到最高端的AI。中小企或者較低技術的產業,次一級的AI或許已經夠用,甚至已經對提升工作效率大有幫助 ------ 情況有如內地的智能手機市場,最高端的手機當然有捧場客,但夠平的低端手機,依然廣受農民及藍領階層歡迎。專注做「低端嘢」並不可恥,只要量夠大,仍可有不俗的利潤空間。
科技股、電訊股等將DeepSeek接入旗下產品及系統,自然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但當其他產業也與AI拉上關係,卻顯然會衍生出更多的考慮,特別是對社會平穩的影響。筆者不是想說DeepSeek對政治相關問題的迴避,而是真真正正的就業問題。企業應用AI後,首先被淘汰的就是低技術員工,純粹勞動力的員工還好,始終工序上也總會涉及人手,但一個普通學歷的辦公室助理?一個撰寫會議紀錄或電郵的秘書?AI的出現,這些都是有機會被淘汰的一群,甚至部分已經被淘汰。這對於失業問題有待解決的中國,帶來了影響職場結構的深遠影響。
「被淘汰就要諗方法提升自己啦,你唔進步無人幫到你。」對,人確實要進步,但你如何要做了十幾二十年、年紀已40+的職場老油條再提升自己?學習能力、專注度、身體機能、家庭負擔、時間分配等,就算想提升也可能有心無力。還有就是內地就業市場的「下流化」,就是不少公司中層或資歷十多年以上的人,因經濟環境轉差而被裁,中年失業下無工可做,但又要養家,只能去做滴滴司機或美團外賣仔,也幸好有這些平台公司利用科技將揸車及送外賣科技地「普及化」,才能令這群失業人士起碼有散工可做。
車企比亞迪(1211)也是宣布接入DeepSeek的公司之一,作為與Tesla並駕齊驅的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商,為了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接入DeepSeek是完全可預計之內的發展,並同時宣布推出被市場戲謔為「C眼」的「天神之眼C」系統。智能駕駛的下一步,自然是自動駕駛,但筆者可以斷言,自動駕駛在內地是註定難以成功,最起碼在可見的5年內,就算DeepSeek進化到多少代,自動駕駛即使有小規模的使用,也難以有大規模的商用。
為甚麼呢?內地有很多具敏感信息的地方,不方便汽車周圍自動走,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並不是主因;更大的難題是現在很多失業人士也暫時以滴滴為避風港,轉職為出行司機。當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肯定有不少滴滴司機會被淘汰,但這群已經被篩出來的人,面臨二次淘汰又再有甚麼可做?站在當權者的思維出發,失業都是有待經濟好轉才可解決、才可消化的問題。兩者衝量而取其輕,當然是保就業更加重要。
「你講笑咋,點會寧願科技唔進步,就係為咗保飯碗?」不是寧願科技不進步,而是就算技術上做到,暫時也「Hold住先」,而且這早有先例。就在幾年前,美團(3690)曾經投入資金開發社區團購業務,主攻大眾買餸市場,只要訂單合起來的量夠大,就可減低民眾的買菜成本,理論上受惠的都是民眾;然而相關業務最後卻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被叫停,最終原因被揭開,就是被指「互聯網巨頭去搶菜販生意」,更出現「外國科網巨頭研究上火星、中國科網巨頭研究賣菜」的負面輿論批評。背後思維,就是擔心菜販失業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以及菜檔消失後,城管無租可收的財政問題。
對,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DeepSeek的出現是利多於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暫時的發展,應該只會先從生活上的應用,或者系統上的用戶體驗先行,這將是內地AI的發展方向。「咁講到尾,咁邊隻股份最受惠DeepSeek?邊隻股份仲可以衝入去買?」AI能否利潤化,一直在資本市場掀起莫大爭議,不過股市從來都是炒夢想,有實力有盈利的公司,走勢往往不及具炒作主題但未有盈利的公司。哪間公司最受惠不重要,哪間公司最好炒才重要。
不過如果真的要找,開發AI或使用AI的公司,能否變現仍然是未知數;但為開發AI的科技巨頭提供雲服務,又或製造開發AI所需要的高算力晶片(又或開發次級AI所需的次一級算力的晶片)的生產商,無論AI革命最終成功與否,錢,早已賺進口袋裡了。這才是贏家。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算力阻不了DeepSeek,失業率才是
這陣子,港股掀起了遲來的AI漩渦。DeepSeek異軍突起,相關概念股熱炒。為了與DeepSeek共享炒作風潮,幾乎說得出名的中資股,都紛紛宣布將旗下系統接入DeepSeek。由本身已研發AI模型的科技股,到電子設備股、手機股、電訊股,再到汽車股、晶片股等,好像誰遲了與DeepSeek拉上關係,誰就蝕底了似的。
DeepSeek對內地經濟及股市有甚麼利好或利淡影響,坊間已有大量討論,筆者也無謂班門弄斧。姑勿論DeepSeek是否抄考其他已開發成熟的AI模組,它的出現確實是平地一聲雷,改變了整個AI發展的生態。筆者對AI認知程度不高,只能純粹以經濟角度考慮,DeepSeek以算法彌補晶片算力的不足,令企業可以用較低成本也可用到AI,甚至令原來暫時沒有AI化打算的產業,也開拓使用AI的可能以提升效率,這顯然是正面影響。
誠然,用過DeepSeek也知道它與其他外國競爭者仍存有距離,而且距離不少,DeepSeek系統仍有待進化及深化,否則永遠無法打入高端市場,但從經濟規模來看,並非每個產業也需要用到最高端的AI。中小企或者較低技術的產業,次一級的AI或許已經夠用,甚至已經對提升工作效率大有幫助 ------ 情況有如內地的智能手機市場,最高端的手機當然有捧場客,但夠平的低端手機,依然廣受農民及藍領階層歡迎。專注做「低端嘢」並不可恥,只要量夠大,仍可有不俗的利潤空間。
科技股、電訊股等將DeepSeek接入旗下產品及系統,自然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但當其他產業也與AI拉上關係,卻顯然會衍生出更多的考慮,特別是對社會平穩的影響。筆者不是想說DeepSeek對政治相關問題的迴避,而是真真正正的就業問題。企業應用AI後,首先被淘汰的就是低技術員工,純粹勞動力的員工還好,始終工序上也總會涉及人手,但一個普通學歷的辦公室助理?一個撰寫會議紀錄或電郵的秘書?AI的出現,這些都是有機會被淘汰的一群,甚至部分已經被淘汰。這對於失業問題有待解決的中國,帶來了影響職場結構的深遠影響。
「被淘汰就要諗方法提升自己啦,你唔進步無人幫到你。」對,人確實要進步,但你如何要做了十幾二十年、年紀已40+的職場老油條再提升自己?學習能力、專注度、身體機能、家庭負擔、時間分配等,就算想提升也可能有心無力。還有就是內地就業市場的「下流化」,就是不少公司中層或資歷十多年以上的人,因經濟環境轉差而被裁,中年失業下無工可做,但又要養家,只能去做滴滴司機或美團外賣仔,也幸好有這些平台公司利用科技將揸車及送外賣科技地「普及化」,才能令這群失業人士起碼有散工可做。
車企比亞迪(1211)也是宣布接入DeepSeek的公司之一,作為與Tesla並駕齊驅的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商,為了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接入DeepSeek是完全可預計之內的發展,並同時宣布推出被市場戲謔為「C眼」的「天神之眼C」系統。智能駕駛的下一步,自然是自動駕駛,但筆者可以斷言,自動駕駛在內地是註定難以成功,最起碼在可見的5年內,就算DeepSeek進化到多少代,自動駕駛即使有小規模的使用,也難以有大規模的商用。
為甚麼呢?內地有很多具敏感信息的地方,不方便汽車周圍自動走,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並不是主因;更大的難題是現在很多失業人士也暫時以滴滴為避風港,轉職為出行司機。當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肯定有不少滴滴司機會被淘汰,但這群已經被篩出來的人,面臨二次淘汰又再有甚麼可做?站在當權者的思維出發,失業都是有待經濟好轉才可解決、才可消化的問題。兩者衝量而取其輕,當然是保就業更加重要。
「你講笑咋,點會寧願科技唔進步,就係為咗保飯碗?」不是寧願科技不進步,而是就算技術上做到,暫時也「Hold住先」,而且這早有先例。就在幾年前,美團(3690)曾經投入資金開發社區團購業務,主攻大眾買餸市場,只要訂單合起來的量夠大,就可減低民眾的買菜成本,理論上受惠的都是民眾;然而相關業務最後卻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被叫停,最終原因被揭開,就是被指「互聯網巨頭去搶菜販生意」,更出現「外國科網巨頭研究上火星、中國科網巨頭研究賣菜」的負面輿論批評。背後思維,就是擔心菜販失業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以及菜檔消失後,城管無租可收的財政問題。
對,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DeepSeek的出現是利多於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暫時的發展,應該只會先從生活上的應用,或者系統上的用戶體驗先行,這將是內地AI的發展方向。「咁講到尾,咁邊隻股份最受惠DeepSeek?邊隻股份仲可以衝入去買?」AI能否利潤化,一直在資本市場掀起莫大爭議,不過股市從來都是炒夢想,有實力有盈利的公司,走勢往往不及具炒作主題但未有盈利的公司。哪間公司最受惠不重要,哪間公司最好炒才重要。
不過如果真的要找,開發AI或使用AI的公司,能否變現仍然是未知數;但為開發AI的科技巨頭提供雲服務,又或製造開發AI所需要的高算力晶片(又或開發次級AI所需的次一級算力的晶片)的生產商,無論AI革命最終成功與否,錢,早已賺進口袋裡了。這才是贏家。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算力阻不了DeepSeek,失業率才是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