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I死線在即
SMCI死線在即

SMCI須要在本月25日之前呈交年報。(資料圖片)
去年SMCI(超微電腦)因為遭到沽空機構狙擊、核數師安永跳船,以及年報(form 10-K)未能按時遞交後,股價一直沉底。不過,及後成功找到新的核數師BDO替代,並且撤換了財
務總監,市場「憧憬」會計問題得以解決,近來股價再被炒上。由於眼見好些評論都存在誤解,因此寫下此文提醒一下大家。
首先說一些背景資料。SMCI於2024財年的年結日是2024年6月30日,由於公司的流通市值超過7億美元,按照規例屬於大型企業,因此年報的呈交期限為年結日後60日內,即是2024年8月29日。可是,公司於8月30日發出延期通告,指需要進一步審視財報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年報將會延期呈交。於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來說,年報十分重要,其內容包括公司的發展歷史、組織結構、風險因素、高管薪酬、股權等。當中的核數師報告和經審核財報尤其重要,內裡的資料需要遵循會計準則和相關規例來披露,往往比管理層發出的業績新聞稿詳細和客觀,加上經過核數師核實,信賴程度相當高。
其實審視財報內控的規定始於2004年,是Enron和Worldcom等大型企業發生會計醜聞之後,政府為挽回公眾信心的其中一件產物。所謂財報內控,是指公司內部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提供合理保證,確保財報可靠以及按公認會計準則編製。
除了年報外,上市公司也要按時向證監呈交季報(form 10-Q),呈交時限較短,是在季結日後40日內。季報內容較年報簡單,當中的財報雖然未經審核,但法例需要經核數師審視,因此其信賴度有一定保證。由於2024財年的年報未能呈交,因此其後2025財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季報也未能發出,SMCI的業績只能繼續以新聞稿發布,並透過重大事件報告(form 8-K)知會美國證監。值得留意,這3份業績均由管理層單方面發出,內容極為簡單,所披露的資料十分有限。此外,2024財年業績新聞稿披露的數字全是未經核數師審核。在8月30日的延期通告中,管理層預期最終出來的經審計財報與新聞稿內公布的不會有重大變動。不過,在11月13日和2月11日的季報延期通告中不單沒有類似聲明,而且還透露可能將有改動。2025財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業績也一樣,純粹只是管理層的預期,內裡列出的數字未經核數師審視。
還有一點,就安永辭職一事,SMCI早前成立了獨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結果沒有發現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存在不當行為。有趣的是,委員會卻以「公司近期快速成長和未來發展」為由,建議任命新財務總監。調查結果與建議是否存在矛盾,就留待大家判斷。
最後一提,納斯達克為年報延期定下了最後期限,SMCI須要在2025年2月25日之前呈交,否則公司將被退市。這事有幾點我們需要密切留意,其一是公司能否在限期前呈交,其二最終出來的經審核財報與公司早前公布的業績會否有重大變動,其三是核數師報告會否對財報出具保留意見,或對財報內控的有效性存在意見。就此事市場目前比較樂觀,但只要上述任何一點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令股價波動,大家小心為上。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