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勁一專欄 - 葉佩蘭博士 2025年8月26日

勁一專欄 - 葉佩蘭博士 2025年8月26日


玉米產能高企 建議逢高做空
廣告
本週二(8月19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2月玉米期貨收盤下跌0.8%,至每英鬥4.0325美元,因預期美國農作物豐收,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促成俄烏達成協議的影響。

閱讀全文
美國農業部(USDA)於上週二(12日)發布的月度報告預測,本

年度玉米產量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167億蒲式耳,單產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達每英畝188.8蒲式耳。

同時,大豆單產被上調至每英畝53.6蒲式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但總產量因播種面積下調而減少4,300萬蒲式耳,至42.92億蒲式耳。

報告顯示,玉米播種面積較7月預估增加210萬英畝,而大豆播種面積則減少250萬英畝。這一種植結構的調整,被認為是推動玉米產量創新高的關鍵因素。

伊利諾伊州商品經紀與研究公司艾倫戴爾首席策略師Rich Nelson指出:「本次報告中玉米面積的調整幅度為歷年8月報告之最,大豆面積的調整幅度位居歷史第二位。」

USDA大幅上調產量預估

國家農業統計局(USDA)將2025/2026年度玉米產量預估,大幅上調逾10億蒲式耳,由157.05億增至167.42億蒲式耳,顯著高於2023/24年度153.4億蒲式耳的前歷史紀錄。

玉米種植面積預估調高210萬英畝,至9,730萬英畝;收穫面積預估也由7月的8,680萬英畝提高至8,870萬英畝。

USDA作物處代理主管Anthony Prillaman在簡報會上表示:「就本生長季迄今情況來看,多個州單產有望創出歷史新高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儘管USDA報告對玉米產量給予樂觀預估,近期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有關授粉異常、籽粒缺失的田間照片引發了市場擔憂。

圖片顯示,部分玉米因「穗頂包裹過緊」導致授粉不均及穀粒發育不全。

普渡大學農作物專家Quinn認為,此問題可能與生長期間氣溫劇烈波動及伴隨的降雨有關,也可能涉及某些玉米雜交種的遺傳特性──這些品種雄穗較大,但抽出不暢。

他表示已接獲至少八個州的相關回饋,但同時強調,目前尚難以評估其對全國總產量的實質影響。

4.014美元沽出
目前市場密切關注本週啟動的年度「專業農民作物考察」,以獲取獨立、實地的農作物評估數據。

考察團隊由交易員、分析師及記者組成,將穿越從俄亥俄至南達科他的主產區,詳細記錄玉米和大豆的生長狀況,包括農作物規模、病蟲害及雜草壓力等,並藉此推估全國產量潛力,其結果常被視作驗證USDA預測的重要參考。

出口方面,週一(18日)USDA公布的週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上週四(14日)當週,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1,050,715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52%,較前週減少31%,較去年同期下降14%。

現時整體策略以逢高做空玉米為主軸,任何因天氣或考察題材引發的技術反彈,皆是建立空頭部位的機會。

策略下,建議投資者可於每英鬥4.014美元沽玉米(12月)期貨,目標價3.872美元;止蝕4.102美元。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葉佩蘭博士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