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的科技戰已失去勝算
美國對華的科技戰已失去勝算

美國對華的科技戰已失去勝算
中美角力初期,美國雖開始意識到中國在某些領域已有能力與美國競爭,但美國仍未覺得自己所受的壓力有多大。因為,中國的所謂強,主要表現在製造能力上,而不是在科技創新上。
中國人刻苦耐勞,工資
低、工時長,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價格低廉,容易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較大的份額,貿易長期有盈餘,外匯愈賺愈多。不過,美國對此並不擔心,因為中國的製造業,靠的都是美國的科技,美國隨時可卡中國脖子。美國只要收回一些關鍵技術的使用權,中國的工廠就得停產,在製造能力上的優勢就無從發揮。
早年,美國向中芯國際施壓的時候,中芯國際差不多要立即下跪,不但價錢上要接受美國的要求,連公司的董事會,也得開放讓美方代表入駐,需要聽從美國的旨意辦事,實在可悲。
不過,中國人並不甘心長期仰人鼻息,美國愈是打壓,中國爭取民族復興的決心愈是強烈。起初,當世界初聞華為在5G通訊方面有突破時,很多人還將信將疑;到美國要發動盟友全面抵制華為的產品時,人們才相信,華為在5G技術上的確已超越美國。
其後,人們愈來愈多地發現,美國需要靠行政手段來制約中國的發展,而不是在市場上與中國進行自由競爭。如大疆的民用無人機,設計新穎,功能優勝,價廉物美,美國的產品可謂望塵莫及。美國唯有先用行政手段限制用公帑的機構用大疆產品,繼而誣衊大疆有解放軍背景,要對大疆展開全面制裁。

其後,美國更對中國進行科技戰,全面限制高科技的產品賣給中國,不給機會中國接觸美國的先進技術,連民間的學術交流也不允許。美國不但自己這樣做,而且還要求盟友也非這樣做不可。
然而,這已經太遲了,中國實行普及教育後,民智大開,人才輩出,在科技領域每一個方位,都有人在默默耕耘,不斷探索,續有成果。近年,中國在鋰電池、光伏太陽能板、電動車、核能發電、量子計算,以至在AI訓練上皆有突破。在國際有地位的科學期刊上,近年備受重視的很多都是中國年輕學者的論文。
當中國的企業宣稱,自己在芯片技術上也有突破時,很多報道還說中國的企業在造假,直到中國減少訂購外國製造的芯片,改用本國製造的芯片時,外國公司才如夢初醒;少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買家,他們不知還有甚麼辦法逃脫產能過剩的困境?
中國已有自己研發出來的光刻機,可以生產自己的高端芯片,並且有能力以更低廉的價錢行銷國際市場。之前限制芯片輸華的國家,現在都得班師回朝,以免連本國市場也保不住,中國在芯片領域上的競爭,應很快就可以反敗為勝。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