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觀點 - 施永青
加推辣招會有效嗎?
(2013年01月11日)
【am730專欄】政府推出BSD措施之後,住宅樓價曾回落過一段短的時間,但不足一個月又再恢復上升,估計很快又會破頂重上。有人認為︰這表示政府出招仍不夠辣,應再推更加辣的招式。
其實,今次政府推出的招式已不可謂不辣。市場懷疑樓價暴升是被大陸客炒起,政府就向非本港居民的住宅樓宇買家,徵收高達15%的從價印花稅,為了杜絕法律上的漏洞,不惜放棄寧縱莫枉的原則,連用有限公司買樓,不管股東是否本地人,也一樣得付買家印花稅,照道理措施涵蓋的範圍已比原來打算打擊的還要大,為何仍效果不彰?再要出招,還有甚麼可以考慮?
如果政府真的要幫未買到樓的人買樓,招數不難設計,只要把徵收買家印花稅的範圍,擴大至所有買第二間居所的人就是了。這樣,不但可以打擊住宅樓宇的投資意欲,連換樓意欲也會受到抑遏,住宅樓宇將主要由本地用家來承接,而樓價也只能反映本地用家的購買力。這種做法最符合某些政客所倡議的︰樓是應該賣給人住的,而不應該賣給人投資的。
然而,這種做法會傷害大量小業主的利益。他們買樓時,政府未有這種限制,所以他們付出了較高的價錢,若然變成只能賣給首次置業的本地用家,可賣得的價錢一定會因銷售對象縮窄而大幅下降,損失可以十分沉重。
此外,如果市場上少了投資者買樓收租,市場上的租盤就會減少,租金就會上升,對無意在現階段買樓的租客不公平,政府不應剝奪只想租樓不想買樓的人的選擇機會。
由此可見,政府想把整個住宅市場的樓價壓下來是不切實際的。現時的樓價與首置人士的負擔能力相距太遠了,今次出了雙辣招,樓價跌了兩三個巴仙;不知要出多少招,才可以真正幫到首次置業者。即使真的有辦法令樓價跌至首置人士負擔得起的水平,又輪到小業主損失慘重,甚至釀成金融市場動盪,社會出現通縮,人民生活更不好過。
因此,政府與其試圖去調節整個現存樓宇市場,不如集中力量調控新增樓宇市場。只要政府在一部分新批土地的賣地條款中,加入一定的限制,規定將來建成的樓宇,必須賣給本地的首次置業者;那就既不會損害現有業主的產權,又可以保障每年都有一批單位會賣給首次置業者,令他們可以較為安心。這總好過現在出了辣招他們卻一樣買不起樓。
於地產商而言,他們在買地前已知道土地的發展限制,自己調節自己的出價,平買(地)平賣(樓),一樣會有錢賺,因此不愁地產商不肯參與。只要政府每年肯為市場提供一萬個左右這類專為本地首置者而設的住宅單位,香港的置業困難問題,應很快可以紓緩。
上一篇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