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非常分析員
2014年01月23日
市傳1月四大內銀新增貸款近萬億元人民幣。(資料圖片)
有留意中國金融的市場人士一定對惠譽國際中國信貸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有所聽聞。朱小姐最近已離隊,轉投倫敦為基地的獨立研究機構Autonomous。該機構於09年由美林前歐洲銀行及金融研究部主管創立。有趣的是,投行研究部無利可圖,近年由星級分析員或具經驗金融界人士創辦的獨立研究機構卻有增無減,如早陣子發表報告認定?豐控股(005)存在資產負債表黑洞、以本港為基地的研究公司,負責人就是里昂前高層兼著名分析師Jim Walker,報告則由紐約聯儲銀行一名資深銀行監控部高層負責。這是否代表信不過投行研究報告,造就獨立機構出現?
說回朱夏蓮,有媒體形容她對內地金融業的分析、預示及批判性,地位絕對有華爾街星級銀行分析Meredith Whitney級數。她對內地金融業問題發掘及質疑毫無保留,且相當獨到如壞帳、地方債、影子銀行等。09年,當市場雀躍於中國經濟低位反彈,惠譽是首家機構之一提出內地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會後患無窮,結果不幸言中。有跟朱夏蓮接觸過的定息交易人士都有讚無彈,尤其評級機構薪酬相對較低,她願長駐中國就是希望了解中國金融情況。
內地資金是一月一小荒、三月一大荒,習以為常,拆息高低亦開始不太受關係。但內地到底僅是季節性或出現結構性資金不平衡問題,外界仍未有充分討論。與其歸咎於農曆年前資金緊張,倒令人擔心是長期結構問題,且漸趨複雜。說銀行資金緊張,那為何固定投資去年仍增長近兩成,何解四大行初步數據顯示本月新增貸款有近萬億?有錢批出貸款,資金卻被說成緊張,倒令人存疑。
近日有人問到底內地是投資帶動資金充裕或資金氾濫才造成投資?如細心想,未必互相違背,按內地慣常造法,投資帶動經濟、投資批文到位,幾乎等於一張銀行大額提款單據,如信內地減少不必要投資,努力將經濟模式轉型,大額提款單據少了,資金結構性趨勢就是必然發生。內地當局很想增加直接投資比重,減少依賴銀行信貸,十年前銀行佔內地整體信貸九成左右,現在數字降至五成,但表外、信託理財產品及引申出連串複雜關係,結構之混亂,解困更難。
內銀股大量「破淨」,股價對帳面值由以往兩倍降至僅0.8倍,股本回報大部分仍有10%至20%,豈非不買就笨。外資大行常以價錢抵做推介,內地證券商反過來認為尋底期完結為時尚遠,一份報告指0.8倍表面很便宜,但08至10年歐美日去槓桿時,部分銀行股帳面值僅0.5倍。一位金融界友好指,內地金融體系視野如續欠清晰,內銀股頂多屬每季短炒一次而已。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