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雷鳴天下 - 雷鼎鳴 2014年2月17日

雷鳴天下 - 雷鼎鳴 2014年2月17日

假說、定論與膠論


數學、科學及社會學理論都是相通的,需要有堅實的證據來支持理論,否則只會淪為空談。

同文曾國平教授在友報的專欄中發表大作「左右之爭與不膠之論」,對香港「膠論」充斥的原因及如何減少「含膠度」提出分析。我與國平素未謀面,他的觀點我不一定同意,但他顯然是新一代使用經濟分析工具最優秀的評論員之一,假以時日,找他寫評論的人必定絡繹不絕,希望這不會影響到他深造學問的時間。

據國平的定義,膠論是指低水平的言論。眾所周知,這是網絡世界發展出來的詞語,「膠」一字是某粗口的諧音,可能與荒謬的「謬」字也因形似而帶有其含義。我雖不排斥粗口,但從不爆粗,因為我認為說粗口等於承認自己語文能力有限,非我所願。我既對粗口無興趣,若有人與我爭論粗口的意義,我必定不會應戰,急急落荒而逃。但我性喜古雅,「膠」是古字,莊子的《消遙遊》中也有出現,所以也喜追究其含義。在好一點的字典中你可找到,它有粘著、舟船擱淺、拘泥、牢固、欺詐、戾、擾亂等等含義,與今天潮語中所指的「低水平言論」也有接近的地方。

國平提出三點「防膠」的意見,第一是言論要不含糊,第二是以數字說理,第三是不因人廢言,這些我都同意,但要再加上一條,便是掌握邏輯方法及科學方法。

具實例支持 經推論驗證
我常對人說,在大學中甚麼專業知識都學不到並不重要,但若學不到甚麼叫「證明」及科學上的分析方法,那麼大學便是浪費了。其實中學時期也應學懂這些,我中學時期幾乎全港都用一本Clement Durell所寫的灰色的幾何課本,它教曉了我們甚麼叫證明,經過甚麼推理才敢寫下QED幾個字母。除了鐵一般的數理邏輯外,科學方法也要求我們如何在觀察事物後建構出一些「假說」,但假說必須原則上是可用實證推翻但又同時多項實證都未能把它推翻,這些經得起考驗的假說才值得我們相信,甚至可上升成真理定論,把沒有實證支持的假說當作是真理,這便是膠論之最了。

舉一個例子。李慧玲被離職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個假說是她與公司上層不和。有甚麼證據?有兩點我們是確知的,第一,年前曾傳出她要跳槽到另一電台,第二是她被炒前一天公開說其上司是有破壞無建設。優秀的管理人員都知道,若員工有去意,有兩種方法回應,一是先判斷她是否值得挽留及可否挽留得到,若答案是正面的,可盡力挽留,若答案不是這麼清楚,懷疑員工隨時會離開的,主管便必定存有戒心,不想委以重任。正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管與員工的關係極易因此變壞,傳出李要跳槽的人可謂把她害慘。(大學校長的遴選過程一定要保密,原因也在於此。)至於第二點,在私人商業機構中可算是死罪,私下批評或許可以,但公開攻擊上司,卻等於替公司耗損資產,不炒者幾稀矣!商台總經理事後回應商台與李的互信與合作基礎已經蕩然無存,李既已被炒,當然已無合作基礎,為甚麼還要如此說?這當然是指炒之前已無合作的基礎了。因此我相信與公司不和是一個有證據支持的假說。

僅捕風捉影 缺理難立論
另一假說與商業理由有關。有報章引述黃毓民說李的節目收聽率不斷下降,若如是,這假說也可升級為有根據的解釋,但科學方法中也要求我們要注意證據的質量,我沒有收聽率的數據,所以我不會用此假說。當然,最受人關注的另一假說是梁振英政府有無幹預新聞自由。我不知梁會否因李的離職而十分高興,也許他會,也許他不加理會,但關鍵是現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假說,所以它只能停留在假說的階段。倘若把沒有根據的假說當作要信得出鼻血的定論,便是思想混亂的膠論了。當然,若有新證據出土,此假說也可升級。

有人認為傳媒這麼多事情發生,不可能是巧合,他們的假說是有人在幹預新聞自由。既然這也只是拿不出證據的假說,我也不妨拋出另一套我認為更合理但同樣仍需驗證的假說。有經驗的傳媒都會替自己定位,搞清讀者或聽眾是誰。但近年正規的傳媒中,大量湧現了捕風捉影,把未經驗證的假說當作是定論的膠論,對不同人等「屈得就屈」,一百次屈人當中也許有一次是碰巧撞正的,這些人立刻便會邀功,但另外被屈的卻是不用理會了。例如「佔中」一事,多種民調都顯示大部分港人都反對,但有傳媒卻把佔中說成是代港人替天行道,這不是屈是甚麼?此種不顧根據的文風不可能不把中間溫和但不喜歡被屈的讀者趕跑,廣告量也可能受影響。傳媒老闆若是有腦的,當會重新檢視編採方針是否與訂定的讀者群脫了節,從而作出相應改變。此乃市場原則,政府並無角色。

(本欄逢周一、五刊登)
雷鳴天下 - 雷鼎鳴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