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距實驗 促進科研 2014-07-03
誰想過做科學實驗就如在網上買棵蔥般方便?
美國矽谷最近新興的一門行業,能讓大部份平民百姓滿足兒時當科學家的夢想。這門新興行業叫作「遙距實驗室」。透過網上平台,客戶可選擇實驗模式,利用與雲端系統連接的機械人完成實驗。客戶只需安坐家中,便能知曉結果。
目前,大部分的遙距實驗室都是較小型的,通常提供數十種實驗服務,包括描繪DNA圖譜、拍攝顯微鏡影像、使用冷凍技術儲存細胞樣本等。位於矽谷的一所遙距實驗室 Emerald 宣稱,兩年內已經完成超過5萬個顯微鏡影像拍攝和細胞統計,若是由一般科學家小組負責,數量之大可能需時十年。
對於科學家來說,若要由零開始建立專屬工作室,代價不小。一所只是配置最基本設備的實驗室,入場費以百萬美元計,當中尚未計及時間與日常開支等成本,財政負擔隨時毀掉科學家追求真理、發明產品的熱誠。
使用遙距實驗室,實驗費用介乎5至25美元,藉由機械取代繁瑣的實驗程序,例如檢測細胞數目,又或者每隔特定時間向試管注入溶液、營養液等,既省時間,又省精神。再者,由專門儀器記錄環境變數,如氣溫、濕度變化,得出的數據分毫無差。如此這般,既省時間,又省精神,科學家要同時處理多個樣本也不成問題,更能專注於研究「動腦筋」的部分。從財政面看,使用軟件和機械代工,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對小型科研企業非常重要。
不過,這門新興行業都有一定限制。由於遙距實驗室主打降低成本,通常使用統一的器材,採用統一的研究報告,未必能符合個別企業個別實驗的特別要求。更重要的是由此衍生的保密問題。
研究結果牽涉到整個團隊的集體利益,但使用遙距實驗室難於避免第三方接觸資料,一旦發生泄漏實驗項目、甚或抄襲專利的事件,將會震動龐大的利益。故此,雖然有著減省成本的吸引力,但未能彌補泄密的風險,故相信並不能吸引大型科研企業,例如蘋果公司、Google等成為座上客。
那該向誰下手(Targeting)?
部分中型大專學院、大學或許是個出路。中型大學所獲的資源實在不足,盡削研究院的優勢。不過,當與遙距實驗室建立夥伴關係,鼓勵學生租用遙距實驗室的話,便可扭轉困局,或能與一級院校媲美成就。學術界租用遙距實驗室,一來經營成本較低,無須添置新設備的一次性大型花費,亦省下維修、保養工具的龐大後續費用,同時,校園不需實驗室,空出的地方便可作其他教學用途,更為實際。對學生來說,不再受制於有限的實驗設備,能夠接觸更多實驗類型(Accessibility),發揮創意。
遙距實驗室漸漸於美國擴展,助當地培養更多有志成為科學家之士。那這門新興行業是否亦適合寸金尺土的香港呢?科技是未來經濟發展重要環節,金融科技必成大勢。那極度缺乏科研人材的國際金融中心,又如何持續提升競爭力呢?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