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股票不應貪就手
2015年04月29日
大部份投資者,不論是專業還是一般大眾,決策過程都受思考偏誤的重重影響。很多投資大家好心建議,一般人還是化繁為簡,盡量採用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決策少一些,錯誤也就少一些。
例如有統計指,從來對具體投資貼士守口如瓶的股神巴
菲特,唯一例外是自一九九三年起,起碼八次建議散戶買入指數基金。但是否單靠買入指數產品、採取被動式投資就可以消解思考偏誤?要是這樣想,就未免太過低估我們大腦犯錯的能力。
排序效應惹額外損失
對於我們可能犯下的錯誤,行為金融學持續有新的發現。這些失誤在所有投資者身上都有機會出現,所以不論是已投身指數者,或是決意繼續選股之旅,都應多加留意。
第一項發現,是不論個人投資者或基金經理,操作上都有一個傾向,就是優先處理組合中賺錢金額最多,又或是蝕錢金額最多的投資。發現這個傾向的研究人員稱之為「排序效應」。他們在免稅的戶口中發現相同的情況,證明是與避稅無關。就算按公司基本因素變化及股價走勢調節,排序效應仍然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就手」:賺蝕金額最多的倉位最覺眼,一旦抽起條筋想食胡,或找東西來賣減低風險,便隨手處理這兩種倉位。
本土效應益「自己友」
若各倉位都有自身的撤退計劃,應依計行事,如給予催化劑一段時間,不成事便離場;或獨立的目標價、止蝕價。一單交易的賺蝕金額,只與其注碼大小相關,如受排序效應影響,會令最大注的交易常常不按計劃離場,大大損害其值博率;相反,位處中游的倉位其實可能應該盡快處理,卻因而不受重視,或會持有過久,造成額外損失。
另有兩項有趣發現:其一是「本土效應」。要選擇追蹤標普500的指數ETF,大家可能以為簡單不過。可是有研究指出,投資者心裏可能有很多隱藏的喜好,導致最終作出不合成本效應的決定。
研究的主題,是一聽便覺不着邊際的「基金經理的名字」。研究人員要投資者比較兩隻表現相當的標普ETF,唯一不同的是收費,以及基金經理的名字(分別是「美國風」和「歐陸風」)。
結果在平、貴、歐、美四者的四種比較組合中,美國投資者全面貫徹自己友精神,美式姓名的基金經理,不論收費都可多吸一成資產。選ETF本應收費先行,投資者竟另有癖好,ETF市場可是千億元大茶飯,部份基金經理或許只能歎句「最怕改壞名」。
還有一項算是矯枉過正的誤區。如果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機構,其本身股價跌跌不休,那麼着緊一點,甚至暫時停用,也無可厚非,始終這是許多次出問題前的先聲。
分辨基金公司與基金
但有研究指,一些投資者喜歡選用本身股價標青的基金公司,就未必有效果,因為沒數據顯示,它們旗下的產品同樣跑贏同業。有時一個概念成立,並不宜隨意引伸。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大英Blog物館 - 黃國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