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苦海講樓】撻訂潮與指數的關係(脫苦海)
最近有個新盤出現多宗撻訂事件,再加上二手市的局部的大型屋苑也出現劈價和撻訂的事情,可是卻沒有在樓價指數中反映出來,結果又惹來樓價指數代表性的爭論。
時不時都會有人指責,業界人士為幫助銷售,在計算指數時大造手腳,不過事實上樓價指數的計算方法是由
某大學建構的。至於數據方面,每周公佈的領先指數是以該行的臨時買賣合約數據計算,大約有三個星期的時差;正式指數每個月公佈一次,是以土地註冊處的成交數據計算,有三個月的時差。
那麼,所謂「造數」的指控,在正式指數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領先指數,也只是涉及部份的成交數據,卻又會在三個月之後得到修正。而且正式指數與差餉物業估價署亦有極高的相關性,難道連政府的指數也要懷疑?
至於為何指數不太受新高成交和撻訂數據影響,主要原因是中原指數是用加權計算,以及按單位的坐向和樓層調整呎價,所以個別偏離的成交,對於指數的影響很有限,而同時由於撻訂亦不會紀錄在土地註冊處之內,自然亦不會令指數下跌。
要令到樓市指數調頭下跌,除非大部份的指數成份屋苑都出現連環持續的低價潮,低價成交成為主流才會出現,所以即使有局部的劈價個案,亦未能扭轉指數的方向,若以此來質疑指數的代表性,稍嫌理據薄弱。
趣遊樓市 - 脫苦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