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5年10月2日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2015年10月2日


企業併購 熱潮不再? 2015-10-02
每逢季尾,股市盤點是例行公事。但今年第三季的成績,實在令人慘不忍睹。受聯儲局加息不確性、人民幣突然貶值、中國經濟放緩、商品價格跌勢不止,以及希臘債務危機等一系列利淡因素打擊,今年第三季全球股市市值共蒸發逾 10 萬億美元,表現是 2011 年以來最差。

市場氣氛差,卻似乎沒有影響企業併購計劃。第三季全球併購交易金額達1萬億美元,為十五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季保持於萬億元以上。今年以來,累計併購涉及金額達 3.17 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超過 30%。以美國及走資不斷的亞洲市場,併購活動最為活躍。

年中A股大跌,內地 IPO 急停,亦令內地企業轉向海外收購,為這股併購熱潮推波助瀾。內地企業收購交易金額,今年以來有近 5000 億美元,約佔亞太區併購交易額一半以上。今年十大內地企業海外併購當中,有三宗皆在 6 月中 A 股大跌後才進行。

多年低息借貸環境,亦令一眾企業受惠,坐擁龐大現金。投資者期望企業除了回購股份外,亦要繼續擴展業務;但在全球經濟疲弱環境下,單靠自然增長並不足夠,併購就成為不二之選,其中,生物科技、醫療及能源行業併購就最為常見。

不過,這股收購合併熱能否持續?
美國加息迫近,而現時投資情緒薄弱,任何風吹草動都觸動市場神經;投資者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棒收購。看看近期宣布收購的幾家公司:美國能源巨擘 Energy Transfer Equity、醫療保險商 Centene、半導體製造商 Dialog 等,那一家不是在宣布收購後股價急瀉?

今年上半年,每逢企業宣布併購,收購方股價平均升幅達半成;但自第三季開始,「逢買必升」現象不再,特別是金額較大,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收購方於公布交易首日的股價平均跌幅為 0.6%,是三年來首次出現季度下滑。企業又怎敢隨便冒險,有錢就買?倒不如先靜觀其變,又或藉機整合公司。

能源商品企業已見先兆,嘉能可急售資產、美國鋁業一拆二、力拓亦開始分拆煤炭業務及出售資產等。他們不求做大,反而急急把公司規模縮小或細分業務,就是為應對商品價格疲弱的衝擊。

科技公司亦難倖免。曾經風光的惠普(HP)剛發債集資146億美元,用作將「電腦與打印機業務」跟「企業硬件服務業務」分拆開來之用。

資本市場混亂如此,既然收購開源未必順利,節流分拆或是另一出路。

王冠一財經頻道
國際視野 - 王冠一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