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財經評論 2015年11月3日

財經評論 2015年11月3日

財經評論:搞媒體的原因


■西環竟於香港政治氣候紛亂時批准《新報》停刊,值得深思。 資料圖片



今年7月,創報56年的《新報》突然宣佈停刊;上周本報引述消息指,北京下令《文匯》、《大公》兩報合併為報業集團。

另一邊廂,《明報》前老闆于品海籌辦人手預算達500人的《香港01》開壇在即、《都市日報》主

席黃浩準備投資過億元辦的《E週刊》亦如火如荼,2015年,香港傳媒史冊上確有很多東西要記下。

經營逾半世紀的《新報》結業確實叫人意外,《新報》的解釋是長期虧蝕、決定停刊,好一個「阿媽係女人」的藉口。

自製協同效應
搞傳媒,除了經濟誘因,還有政治目的,《新報》向來都為政府扮演「小罵大幫忙」的角色,西環竟然於香港政治氣候如此紛亂時批准《新報》停刊,更值得深思。加上傳聞指北京下令兩大中資報章合併為報業集團,有理由相信中央「管理」本地傳媒的方向已發生變化。

去年的「佔中」反映香港新一代對當權者不滿,各人都知道傳統媒體已不能「影響」這班新一代的思想,這亦是網媒遍地開花的原因。

事實上,去年中聯辦已透過旗下聯合集團成立一個叫「橙新聞」的網媒,配合「互聯網+」的新常態。在網媒盈利能力尚待考證時,撈政治本錢似乎是辦網媒的另一考慮,還記得去年初有份叫《香港晨報》差點成功推出,當時就有傳背後有多名本地大孖沙「揼水」,彈藥以億元計。如今《香港01》、還有由海歸派老闆投資的《端傳媒》準備在網媒大幹一番,背後的投資者心中自有盤算。

梁特能否於2017連任,是不少政界及商界大孖沙關注的大事,眾人為香港大事出一點「力」可以理解,況且網媒本身能否賺錢對身家「億億聲」的大孖沙來說,又不是甚麼大事,反而大孖沙生意都是百足咁多爪,利用自家媒體去自製協同效應,才是真正大生意。傳聞仍有大孖沙籌備網媒,規模及聲勢雖未及《香港01》浩大,但至少為—眾仍在職場上打拼的傳媒工作者帶來點曙光。

記者:石永樂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