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陣痛期摒棄五個幻想
■羅文《家變
》曲中名句「變幻原是永恒」,提醒大家來年要擁抱改變。 資料圖片
新年甫始,未能免俗,且讓我在丙申年首篇《圓方集》說一些勉勵話。
陪著我這輩人成長的粵語流行曲,不論是歌名或歌詞,最常聽到的詞彙是「變幻」;信手拈來有薰妮的《每當變幻時》、羅文《家變》曲中名句「變幻原是永恒」、梅艷芳《夕陽之歌》裏的「難耐這一生的變幻」。今天,年輕一代談情說愛直接得多,這些虛無飄渺的愛情觀已經過時。
中央保守代價更大
回歸祖國轉眼十八載,香港在變、中國在變、世界也在變。經濟上,財富兩極化日趨嚴重;政治上,和平革命爭取民主運動在全球各地此起彼落。身處這內外皆在變的年代,我們又怎能不擁抱改變呢?我相信香港正在經歷改變的陣痛,只要我們能夠看清變化,摒棄幻想,機會仍然在我們手中。
至於需要摒棄甚麼幻想呢?幻想之一,港獨派要明白,英國統治的日子不會重來,宗主國在殖民統治末期推銷民主,背後有其權謀。無可否認,爭取民主是社會進步必然之路,幕後黑手只會改變時間表。今天我們走到這一步,再回頭深究歷史因由已沒意義。
當然,大陸和香港政治和經濟發展處於不同的時間座標,沒必要硬將兩者政制發展時間表合二為一,理想的做法是河水不犯井水,特首作為香港700萬人的代表,答應永遠不會顛覆中國的執政黨,換回的是一個反映大部份香港人民意的選舉制度。
幻想之二,香港的商界要明白,過往政府與財閥共管香港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單獨追求經濟增長已經沒有市場,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包容更多決策參與者的社會,縱使管治效率會為此付出代價。
幻想之三,北京要明白,縱使今天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地位與當年鄧小平提出「50年不變」時已截然不同,但香港對祖國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仍然十分大。今天,對北京政權最反感的,不是上世紀80年代懼共用腳投票的一群,亦不是香港傳統民主派(後者很多都是「中華膠」,與北京絕對有溝通的空間),反而最激進的,是回歸後才出生的一群。這方面北京應該認真檢討,不能只怪香港沒有國民教育,要想一下國家行事作風是否追上世界文明的潮流?是否可以每事霸王硬上弓,敢冒失去整整一代年輕人的險呢?北京要求香港政制演變要零風險,但改革每一步棋都有它的風險,北京希望能夠「落雨擔遮再行騎樓」,失的可能比得的多。
照顧基層責無旁貸
幻想之四,社會要明白改變永遠會帶來collateral damage,不可能每個都是贏家。反過來說,政府有責任減低受損階層的傷害,以今天香港社會之富庶,為社會低下階層建立是責無旁貸。謹慎理財固是港府的優良傳統,但過往官員們為了堅持蕭規曹隨,引用一些社會福利開支數字來推銷「我們負擔不起論」時,不無危言聳聽成份。
幻想之五,特首要明白他的首要責任,是收窄香港和北京之間的鴻隙,而不是推行自己心裏的雄才偉略,因為香港人如果對北京沒有信心,永遠懷著政治潔癖,加上制度上特首沒有認受性,所有大計都是徒然。作為一個領導人,亦不應太著緊敵我矛盾,政績是鐵的,政治上的友敵只是流水而已。
擁抱是一種態度,代表接受,被接受的不一定是世上最完美的(正如你的兒女一樣),但你願意將感情投放在它身上。但望天遂人願。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
張宗永
圓方集 - 張宗永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