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林行止分享 2016年3月9日

林行止分享 2016年3月9日

【回帶】《焦點追擊》 平實卻擲地有聲│廣雅仁

編按:《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今日都發表文章推介奧斯卡應屆最佳電影《焦點追擊》(Spotlight),查本報「廣雅仁」日前都有撰文談「觀後感」,現回帶如下:

聚焦記者揭發美國神職人員醜聞的《焦點追擊》(Spotlight),榮獲第8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

本,及最佳影片兩項大獎。老實說,如果看過這部電影,你會對此嘉獎感到驚訝:並非指評委會過譽,只不過這部電影,無論是從拍攝技巧、劇情設定或是講故事的方式(Storytelling),都令人感覺太平實,平實得不像歷屆奧斯卡獎項會青睞的影片風格。但正是這份平實,以及平實中暗藏的力量,令此影片有特別及更長久的影響力。

故事以2002年美國《波士頓郵報》一系列榮獲普立茲獎的報導為藍本,講述一個新就職的報社老總拜倫(Liev Schreiber 飾),憑著記者的專業觸覺,領導只有四名成員的「Spotlight」調查小組,揭發了波士頓天主教神職人員涉嫌性侵兒童的大新聞,相關事件更隨著報導的深入而進一步發酵至全國,對天主教體制及聲譽造成的影響,延續至今。

電影平實的地方在於幾點。首先,報導涉及的議題雖然十分具爭議性,但在電影中看不見站在道德高地的說教,也沒有針對某個個人的強烈批判。幾個記者即使得知這些神父曾作出令人髮指的行為,亦未有過多發洩主觀情感(影片尾端Mike(Mark Ruffalo 飾)因報導遲遲未發表而大發雷霆是全片唯一一次),影片大部分時間中,記者都只在問「為什麼」。

在女記者(Rachel Mcadams 飾)敲開一名神父的家門,問他是否承認對其涉嫌性侵男童的指控時,神父坦率承認,並強調那不是強姦,因為自己知道被強姦的感覺。看到這裡,不知你內心是否也有點戚戚然,亦頓時明白了拜倫一直強調的「我們要對抗的是整個系統,而不是個人。」

的確,《波士頓郵報》相關的報導,由2002年1月,一直刊登至12月,影片的最後,在第一篇報導刊出後,報社的電話被打爆,而畫面在組長Robby(Michael Keaton 飾)拿起電話的一刻結束,其實事件才剛剛開始而已。

其次,編劇並沒有將記者刻意捧高,或將記者塑造成審判者的角色。其實記者也會有盲點,在波士頓土生土長的Robby,其實在數年前就已經接到來自各方的爆料,但當時他並沒有發現問題所在,反而是一個外來者拜倫「突破盲點」。同時亦說明天主教在波士頓已經成為指標性的存在,是較政府更具權威的組織,導致一般人都不會質疑該權威存在問題,Robby則是踏入了這個誤區,忽視了很多幾年前就已經自動送上門的證據,幾年後卻要再大費周章地尋回,但這正好體現了新聞行業的真實性。

受社會風氣及受眾取態影響,媒體偏向報導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亦不難理解為何Robby會忽略這宗新聞,畢竟一開始只是出現在報紙的專欄報導中。而且,在當時的宗教氣氛下,沒有充分證據而大篇幅刊登這類醜聞,亦同時要考慮一定後果。

正是這種不完美,造就了這部電影的真實性。可能會有觀眾認為,影片高潮位太少,過於平鋪直敘,似乎未夠過癮。但這正是正常記者,尤其是專注深度調查記者的日常工作狀態:無數個小時的默默耕耘,換來一刻的成功感;更多的時候,都只是繼續默默耕耘。何況,在當今傳媒生態下,傳統的調查式深度報導更是逐漸缺貨,但相信不少看過該片的記者都有相同的感受:平實電影也可以擲地有聲,正如平實的報道亦可以影響深遠。

(撰文:廣雅仁)(圖片來源:焦點追擊fb)
林行止分享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post85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