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5月3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6年5月3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帶著矛盾撐經濟
2016年05月31日


內地減產能的同時,又要保持工人有工開。(資料圖片)





需求帶動的通脹仍然未有出現,反而在經濟毫無起色的同時,由資產價格造成的滯脹就愈來愈明顯。央行要動腦筋,已再不是研究甚麼負利率、印銀紙、直升機派錢等所謂創新貨幣政策,而是要

思考如何將滯脹,轉化成為健康的通脹。 

在七、八十年代,列根及戴卓爾夫人因為一個滯脹,想出「供給側」模式,從而釋放經濟力量。時光倒數幾十年前,當年靠的大致上是三道板斧:企業私營化、減稅及瓦解工會勢力,從而推低工資及提升生產力。

三、四十年前的一套,在今日而言,仍然是上佳學術教材,惟現實與當年已是兩個不同世界。首先,全球的生產力已屆飽和,而比起當年,現在的稅率亦非常之低、至於要私營化?還有甚麼可以私? 

 
中國正進行一場供給側運動,從《人民日報》早前一篇文章(非權威人士那一篇),內地在供給側定義上似乎更進取,更具中國特色。按照內地的一套想法,基本上是供給及需求側並存,產能過剩減少的同時,企業可以削,但工人卻要保、需求更要維持。

中國有中國的辦法,但要在降產能過剩及增加需求兩者並行,大前提要的是一個功能完善、有價格反映及調節自如的市場,否則的話,規劃一旦失準,隨時加劇供求失衡及價格抽升現象。

誠然,內地尚未出現問題,但一場由上而下的供給側運動,能去產能者,就有政績,就會獲獎勵,當日地方谷增長交數,會否另類重演,實在叫人關心。 

 
內地不斷強調供給側去過剩,輔以創新科技提升經濟,但現實上質與量難以共存。舊經濟的用處是重複投入,從而力保數據於不失。在新經濟大環境下,一旦規模效益強化,重複投入減少,質升了,但量的缺口由新型經濟填補的想法未免有些理想化。

外國經濟學者,尤其需求主導一派,就從來懷疑創新型科技只是提升經濟質素,而非經濟增長數字,事關科技行業為首的新經濟,不論勞動及固定投資的投入,根本難與傳統投資型經濟相提並論。

說到底,在結構調整過程上維持百分之六點五增長,要需求、質素及增長數字並存,最終或多或少要有一定程度重複投資。為甚麼西方央行堅持增長及通脹太低?說到底,不論成熟或新興市場的央行及官方,均從來要質量並存,對新型經濟會導致投資需求減少的現實未有清楚了解。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