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緊張仍不宜降準的邏輯
資金面緊張仍不宜降準的邏輯
市場早前傳人行或降準。(資料圖片)
上星期,內地忽然大炒調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透過一間中資券商及一份內地報章社論配合造勢。的確,數字上反映,內地資金談不上鬆,但緊與不緊,是一個存在頗為主觀意義成分的判斷。上星期,內銀股就因為
突然之間憧憬降準而炒上過一、兩日。而在同一時間,內地的市場資金非常之緊,以上海隔夜銀行同業拆息為例,更一度升至6厘水平,更傳有交易對手因未能拆入資金而出現技術上的違約事件。
無疑,中國人民銀行有絕對本錢控制市場流動性,但如果每日的淨投放金額未算相當充裕的話,市場利率之高與低,其實是由商業銀行本身拆出拆入資金的意願去作決定。M2增長跌至9.2%的歷史低水平,是否就代表市場流動性太過緊張?很多機構認為事實不然,因為M1升幅正在擴大,同一時間,其實來自財政開支增加,變相亦令到M2增長有所縮減,部分更指M1及M2的差距,是代表牽涉定存等的高成本存款,部分回流到活期存款。
其實,如果有留意的話,截至本月中,以1個月期的同業市場回購利率為例,按星期計反而下降了23個點子、同期限的拆息亦跌了1個點子、不論國開行債券及「AAA」級企業債券,息率都有趨向下移的情況。可以說,反映整體市場資金情況的幾個指標,其實不算太差,至於體現應急流動性的隔夜利率,則連續有好幾日尾市出現抽升,似乎是受個別因素所影響。
在監管機構去槓桿的政策主調下,多間銀行都正在縮減同業市場資產;以最近公布的業績,以同業市場資產比重較多的招商銀行(3968)為例,有關方面的資產在第二季,不論按年及按季,分別縮減了24%及33%;另一方面,很多以往靠售賣高收益回報理財產品的二、三線保險企業,今年卻被打得落花流水,產品賣不了,而且要應付大量償付,這方面都可能推高了應急資金需求。
市場利率水平乃由供需決定,供應即使存在,但需求持續多的話,就會形成偶有緊張。撇除上繳稅項、應付監管要求等等之外,單是上月,來自財政部債券及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額,按月分別增加了四成及七成有多。的而且確,以目前內地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實屬偏高,但誠如人行官員所指,降準發出的寬鬆訊號實在太過明顯了。而且,內地之前一些分析亦提及,市場利率機制未成熟,在人行控制流動性主動權未完全建立之前,除非經濟逆轉,都不適宜降準。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