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鳴鏡高懸 - 張一鳴 2017年11月13日

鳴鏡高懸 - 張一鳴 2017年11月13日


鳴鏡高懸:零售業競爭力改善


■不少名牌產品的定價,好像已回到多年之前。



筆者去年6月評論香港的品牌產品較歐洲退稅後的價錢貴大約60%,最近發現情況有點改善,筆者剛到歐洲出差,已沒有大手掃貨的衝動,對香港零售業是較正面的發展。最近逛街時,發現不少名牌產品的定價,好像已回到多年之前,

使筆者有點衝動去消費推動經濟,同時也留意到線下線上的價差已收窄了不少,這些變化都反映零售商已從之前過份樂觀變得較為「貼地」,對旺區商場來說,租金下調不是主因。

現在的問題反而是市民面對不明朗的前景,消費意欲依然薄弱,政府零售數據的同比增長主要依然是因為低基數效應。一些極之流行的品牌,以往根本不會減價清貨,今年筆者留意到這些品牌好像都放低了面子,實行現金為王策略。最近筆者在一間專賣優質輕便服的商舖購物時,售貨員由心而出地希望今年天氣將變得較冷,好使他們可以做多一點生意,可想而知他們現在面對的困難環境。上周,筆者又收到一家日式百貨商店的「回饋顧客」宣傳單張,雖然不是全年無休的減價推廣,但這些「回饋顧客」促銷活動好像感覺上每大約兩個月就有一次。

除了有政府稅務優惠及極之潮的電動車之外,車市都好像還未走出寒冬,只是看他們同型號但較新車款的定價,和筆者15年前買車的價錢相若已可知一二。

張一鳴
mailto:derekcheung00@gmail.com
本欄逢周一刊出

張一鳴
derekcheung00@gmail.com
鳴鏡高懸 - 張一鳴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