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儲局加息新猷 2017-11-13收藏文章
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中,估計市場對3件事最關注:
(1)特朗普的稅改及財政方案怎樣了?
(2)美儲局怎加息?
(3)歐洲政經怎變化?
在這3個關注中,又當以美儲局怎加息最受關注。大多數估今年12月會加息,跟著估美儲局會
在2018年加息多少次,有估3次,有估4次,但這些估計,未有考慮到美儲局加息的誘因,和加息方法的變化。
息率變化,是受市場上資金供應量與資金需求量供需角力的影響。簡單的說,利息是使用他人資金的代價。全球所有央行都是以這個原則去管控利率,當央行認為要加息(去壓制通脹、過度炒賣等),便自市場抽走資金(如發債券、票據等),市場流動資金少了,而資金需求不減時,市場利息就會上升,達到央行要加息的效果(如壓低通脹、減低炒賣)。當央行欲要刺激經濟擴張,就會向市場注資(買入金融機構所持有的債券、票據),當注入資金滿足到或超越市場的資金需求時,市場利息就會下跌,於是個人與工商企業會因息低而多借貸去消費或投資,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縮表才可重啟套路
明白央行這個加減息的機制,應知央行的手段是控制貨幣供應量,1970年代末,美國通脹率飛升至逾13%,其時的美儲局主席William Miller束手無策,其時的卡特總統委任了伏爾克為美儲局主席,伏爾克立時抽緊銀根,減少了市場上的資金供應,當時市場利息由6、7厘,上升至3月期票據息逾23厘,30年國債息逾15厘,不少信用卡持有者剪卡寄回白宮,三數月內,飛升的通脹被壓下,通脹老虎被關回入籠。
這個以收放市場資金來調控息率的方法一直有效,直到2015年12月美儲局的加息手段,就不能再用此老法,而另用新猷。
要明白為甚麼美儲局要捨「古方」而用「新猷」,就先想像個金魚缸和水塘。金魚缸水量有限(市場資金),抽水、加水都可以使魚缸水有大變化(容量比例言),條魚(個人消費者或企業)都要睇水做人(消費)。但水塘則水量廣大(市場流動資金),有排去抽水或注水,都不足以影響到水塘水位變化,條魚(個人消費者或企業)睬你都傻,一樣可以我行我素,加息(抽水)於我何幹?因為你抽極,水塘仍有很多水。
圖一是2007年雷曼爆破和QE前,美儲局在息率上可以呼風喚雨期,當時美國市場的流動資金(儲備)約150億美元(垂直藍線),市場資金的需求變化是圖中的彎曲藍線,兩線的交叉點是息率。當貨幣供應增加,垂直藍線向右移,兩線交叉點就向下移,即息減,反之,當貨幣供應減少,即垂直藍線向左移,兩線交叉點就向上移,即息升。
圖二是今時的美儲局對息率的無能為力圖,由於市場有逾2.6萬億流動資金(儲備),是遠超過市場經濟對資金的需求量,目前無論美儲局對市場怎注資(QE),也不可以使息率再減,因息已幾近零,而美儲局要抽水,也要抽至☆位,才可以重見圖一現象,即美儲局可以再操控美息的升降權,明此就明白美儲局為何要縮表,要將美儲局4萬多億的資產,縮去1.5萬至2.5萬億,即是要大大抽去水塘之水,才可以重啟「抽水,注資,控息」的套路。
到此,大家應明白,為何美儲局要縮表,並要至少縮1.5萬億至2.5萬億,若不這樣做,美儲局(其他央行)便遇到被廢武功的窘境。
在未能縮表1.5萬億至2.5萬億之前,美儲局謂要加息,又點加?2015年12月的美儲局加息就用上新猷。
等待環球局勢穩定
過去10年,美儲局自市場買入近4.5萬億的債券、房產抵押債等,理論上這些債券一到期,發債者就要備錢去自美儲局贖回這些債,這4萬多億的債,有部分應是破了產收回不了,但有部分的賣債者將收到的錢,以超額儲備金項,存於美儲局,收取0.25厘的利息,這息叫interest on excess reserves(IOER),金融機構肯收取這麼低利息,部分是因這是穩賺不賠,部分因貸去收較高息有風險,另外亦是要備錢去贖回之前賣了給美儲局的債券,其年期多為5至7年的。
由於這個超額儲備金有息收,又由於這個超額儲備金體額龐大,美儲局要加息,就要提高這個超額儲備金息(IOER)至0.5厘,才可以見出隔山打牛,把加息力度,傳至市場,實際效果如何?見圖四。
減除了年末資金需求變化的影響,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上升了22點子(本來是加息25點子的,即效果被打些折扣),歐洲美元利率和債券回購率(repo)亦同步上升,可見這個「新猷」是成功了。
「古法」是美儲局無付出,只抽水,便使息升,「新猷」是要自斬一刀,加你IOER息,美儲局要付息,才可以「買到」市場息升。對美儲局言,付息應是「濕濕碎」事,因為等你通脹回升,等不來,就算等到有通脹,有這個龐大的超額儲備金,也會使到「抽水的古法」無用。2015年12月試完新猷有效之後,本來在2016年應是可以加息3次的(哦!美儲局自資加息嘛),無奈2016年爆出英國脫歐、特朗普勝出,你美儲局縱想出資好去奪回用古法的加息權,也不敢妄動,但如2018年北韓局勢穩定了,意大利選舉不出亂子,環球/美國經濟仍是好樣的,你估美儲局會否急起直追去加息?正是:
通脹不來唔等了,
重掌息權一定要,
一於買起基金率,
各自醒定免折腰。
以上資料是取自美儲局研究論文,廣東話演繹則由筆者插入,以免悶到大家。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lifestyle.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