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小加同志,辛苦了!
■57歲的李小加風華正茂,仕途上,隨時出口轉外銷,將來在大陸任職高官,絕對有可能。 資料圖片
滬港通和深港通分別在2014年和2016落地,然而,2009年李小加加入香港交易所(388)任行政總裁,才是滬深港通真正的第一波。
李小加是港交所第一位大陸長大的
行政總裁,他的履歷和背景絕對是滬深港通當然之選,上任後,他亦依眾望努力促進港交所和大陸證券界的關係,披荊斬棘,但最近小米(1810)上市,欲迎「北水」卻遇上滑鐵盧,跌了一交。
小米曾經有機會成為中國第一隻CDR,後來中證因為覺得估值過高,不想國內股民購買第一隻CDR便損手,影響形象,所以拒絕放行。
李小加支持同股不同權,行內人皆知,好辛苦推出W股,希望吸引「北水」,但小米上市後,滬交所決定不將W股納入滬港通可認購股票名單內,這重要的一步未能打通,實在令人洩氣。
今天,滬深兩家交易所合起來的市值和交易量已經遠超港交所,從國家的立場,當然希望三家交易所各顯神通,互補長短。上海交易所大藍籌和國企的比重較大;深交所則偏重科技和初創;港交所則面向國際。不同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是在所難免,然而一國兩制令大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在制度和管理文化上都有很大差異,這未嘗不是香港之福。
平衡持份者利益不易
正如中證監是父母官,要為老百姓提供正確選擇,港交所卻是平台的營運商,李小加不止一次提出交易所的責任是提供選擇,重點是公平和訊息披露。反觀在大陸,抽新股差不多是必贏的,因為股價在上市後都會升,原因是中證監非常照顧老百姓,不想他們虧錢。
聯交所總裁這口飯不易吃,交易所有很多持份者,包括代表香港市民的特區政府、手執監管大權的證監會、買了港交所股票的股東、外資券商、本地券商、專業服務機構像律師和會計師、基金經理和近年勢力一直在膨脹的中資券商。要平衡這些人的利益,兼且推動新思維,真是難為了總裁!
李小加去年總收入4,800萬:包括900萬底薪、1,500萬花紅、2,400萬的股權和退休福利。李小加剛剛續約,他在聯交所的任期延伸至2021年,足足12年的任期令他成為交易所任期最長的總裁。57歲的李小加風華正茂,仕途上,隨時出口轉外銷,將來在大陸任職高官,報效國家,絕對有可能。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
張宗永
圓方集 - 張宗永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