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首相辭職,與香港何關?
比利時首相辭職,與香港何關?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因為簽署了聯合國主催的《移民問題全球契約》,引起了本土右翼民粹主義的不滿,部分內閣成員因而退出了聯合政府。議會內有人乘機向他提出不信任動議。米歇爾發覺自己手上沒有足夠的支持票,唯有自行宣布辭職。比利時
國王邀請他繼續看守政府,直到明年5月舉行大選。
比利時只是一個歐洲小國,人口只有1,125萬,比香港多不了多少。香港人可能會覺得,這麼遠的歐洲小國發生的事,並不值得香港人去關心。但我讀到這段新聞時,心裏卻有戚戚焉的感覺。
歐洲是人道主義的發源地,歐洲人倡議的自由、平等,一直被視為普世價值。世人視歐洲為人類文明的典範。美國在立憲的時候,就參照歐洲先賢的理論。美國的自由神像,就是法國致送的。
然而,近年歐洲由於經濟停滯不前,人民的生活已多時沒法改善,以至社會上出現了一股逆流。人們開始覺得,若果自己生活也沒法改善,還講甚麼兼愛世人!於是有人認為,人權與自由等普世價值,只屬發財時候才有條件拿出來炫耀的奢侈品;現在自顧不暇,那就只好把這些普世價值棄如敝屣了。
是以近年發達地區的右翼民族主義紛紛抬頭。他們不再強調平等,而是處處都要本土優先、本族優先。他們認為膚色不同、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人皆非我族類。不必讓這樣的人享有與本土的原生民族同一樣的人權待遇。
而聯合國倡議的《移民問題全球契約》,卻要求各國盡量接納暫時沒法回歸原生國的難民,希望各國讓難民融入當地社會,既可為社會作出貢獻,亦為自己創造人生。這些都是與本土主義者的主張背道而馳的。
美國就帶頭拒絕簽署這份契約,澳洲與一些歐洲國家也沒有簽。比利時本已簽署,今後會否退出,要看明年大選的結果。不過若看歐洲的民間情緒,退出的國家似有增加的趨勢。
讀者可能會問,這與香港有甚麼關係呢?
這關係可大了!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經濟是外向型的,世界上發生的事都會影響香港,尤其是當其他國家紛紛採取本土優先的政策時,他們就會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不願向香港開放市場。那經過香港出口的商品與服務就會受到排斥,香港的經濟發展就會失去很多空間。
然而,香港卻有一些年輕人,不知好歹地支持本土主義,他們排斥外來人,連旅遊購物也不歡迎,更不肯包容被他們視作不夠文明的風俗習慣。他們可知道其他地方的人也可能這樣來看香港人。這種思想會令香港人即使移民後也只能做二等公民。
香港有部分政客,總喜歡找機會去外國告人權狀。但如果其他國家也崇尚本土主義,他們就會認為,香港人非我族類,根本不配有甚麼人權。由此可見,香港的本土主義者,根本不適宜去別國申訴,因為按他們的信仰,別國是不應該出手幫他們的;肯幫的也可能別有居心。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