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資-羅國森》汽車下鄉,吉利(00175)受惠
《品中資》上日的品評提到,如果要博倍升股,我最喜歡還是吉利(00175)和石藥(
01093)。可能是同病相憐吧,這兩隻股票踏入2019年之後均再急挫。吉利的最低價是
本周二(8日)所創的10﹒08元,而石藥的最低價則是上周五(4日
)所創的9﹒9元。
但跌至這低位之後,該兩股都大幅反彈,其中以石藥的力度最強,該股昨日收報12﹒22
元,即是比最低位反彈了兩成三;而吉利昨日(10日)收報11元,比低位只反彈了不足一成
。
但不要忘記,吉利的最低位是本周二才創,而石藥則是上周五所創,所以,如果說石藥比吉
利更強是言之尚早的。
兩隻股票去年的業績都沒有問題,即使踏入去年第四季開始放緩,但全年計仍然有強勁增長
(吉利首三季增長五成三,石藥首三季增長三成三),但問題是今年了。
今日(11日)先來品評吉利。內地汽車市場踏入去年下半年之後開始放緩,主要是周期性
的問題,即是市場經過過去幾年連年增長之後,開始出現飽和現象,更出現20年來首次銷量下
跌的形勢,最後令到吉利未能完成去年的銷售目標。
市場對內地汽車股的前景感到憂慮,可以說是內憂加上「外患」。「外患」緣於內地繼續開
市場予外資,以及降低進口汽車的關稅。
*內地汽車市場「內憂外患」*
內地發改委去年初公布,內地汽車業將於5年內逐步取消持股限制,包括2020年取消商
用車,以及2022年撤消乘用車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消息公布後,德國車廠BMW(寶馬)便於10月宣布,斥資290億元人民幣增持與華晨
中國(01114)組成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股權25%,令寶馬的持股比例由現時的50%增
至75%,交易於2022年完成,將成為首間外資車廠取得內地車企的控股權。這消息就令華
晨股價急挫五成。
回說吉利。去年12月,吉利的銷量只有9﹒33萬輛,同比大幅減少39%,環比也減少
34%。盡管吉利去年全年銷量增長20%,達到150萬輛,但仍未能完成158萬輛的銷售
目標,加上吉利對今年的市道仍不樂觀,目標只是151萬輛,即是與2018年的實際銷售量
持平。
2017年時,吉利曾經將2019年的銷售目標訂為200萬輛,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可
能要延後一兩年才可達成了。正因為吉利對今年的汽車市道轉趨保守,結果遭大行調低目標價,
而吉利股價也因此再下挫。
正當市場對內地汽車股愈趨悲觀的時候,國家發改委透露,會考慮推出類似「汽車下鄉」和
「家電下鄉」等政策。2009年金融海嘯後,內地曾推出「汽車下鄉」和「家電下鄉」政策刺
激內需,令當年汽車股和家電股暴升。如今內地經濟下滑的勢頭明顯,看來中央政府將重施故技
。
2009年時,內地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陷於衰退邊緣。當年內地推出「汽車下鄉」,只
要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和摩托車,或將農用車報廢並換購輕型貨車,便給予
購買價格10%、最高5000元人民幣的財政補貼,同時再推出購置稅減半的優惠。受政策刺
激,內地汽車銷量當年大增46%,一躍成為全球汽車第一大市場,並保持至今。
*汽車是最「大型」的內需股*
我一直強調,汽車是僅次於房屋之外的「大型」內需商品,也牽動著多個行業的發展,因此
,如果要刺激內需,汽車行業肯定是首選(放寬房屋政策可能會刺激炒風,這是中央不願見的)
。
另外,潮流興環保,未來的政策也會側重電動車,而吉利早於2015年底就宣布了她的新
能源汽車策略「藍色吉利行動」,以迎接未來汽車行業的翻天變化。由去年開始,吉利更開始「
深耕細作」,將市場細分,並生產不同型號和檔次的汽車,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城市汽車銷量經過連年增長之後,確實需要一段時間消化調整,農村市場或許會是另一個增
長空間。不要忘記,吉利是以生產低排量和輕型汽車起家的,如果真的推出「汽車下鄉」政策,
吉利肯定會受惠的。
吉利的股價在過去幾年,從大約3元左右水平起步,大升至去年初的28﹒75元高位,升
幅高逾8倍,可以說是最傳奇的股票之一。當然,我不期望她可以在現水平再升8倍,但要有一
倍的升幅,絕對不困難。
即使今年吉利的盈利沒有增長,但在股價大幅回落的情況下,2018年的預測市盈率(已
經定案,只不過未公布而已)已經回落至只有6倍左右,去年高位時是21倍左右,我認為現價
絕對合理了。因此,吉利是我會博的股票之一。
下次再跟大家品評石藥。《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