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2019年3月25日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2019年3月25日


你遜喂:界別轉換 非單純追落後
【專訊】界別投資是美股的一個重要特色。對大部分私人投資者而言,界別投資的重要性好像不大,但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界別比重是他們表現能否優於大市的重要關鍵。機構投資者的表現很多都以一些基準例如標普500來評估,大家追求的就是表現優於這個標準。如果你持有的

股票和指數一樣,那當然就沒有什麼分別,但這就會難於吸引投資者。要表現優於大市就要調整比重,當然調整比重也會出現表現差於大市的壞後果。

我最早涉獵股市的時候看到一些在報章雜誌「換馬」的說法,當時覺得很難理解,覺得買了上升的 股票不就好了嗎?上升的股票既然上升,為什麼還要沽售轉為買入其他不上升的股票呢?這個現在看來接近無知的想法當然是不對的,也明白了不能簡單將換馬等於界別輪轉。單單是將上升股票沽售,轉入「落後」的股票是不成的,因為不問理由,只是擔心上升股票會下跌或者希望下跌、或不升股票會上升,是行不通的。界別轉換並不是簡單的套利高升股買入落後股,界別轉換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基本因素改變、宏觀格局的影響、利率的變化、指數組成的改變等等原因,基金轉換界別的背後有一定的邏輯和原因,帶來的影響亦不輕,會直接影響界別和個別股票走勢,因此一些散戶不理會界別轉換是一個不全面的想法。

多因為基本因素宏觀格局有變
美林基金經理調查顯示美國活躍型基金在過去三個月的資產組合界別比重增加持有了(按次序比重)通訊服務(6%)、能源(4%)、公用(3%)、選擇消費(2%)、地產(1%)。減少比重的是財務(3%)、工業(3%)、原材料(2%)、醫療保健(1%)、耐用消費(1%)。科技股大概維持不變。

這個組合變化沒有明顯的邏輯。減少持有工業股金融股,以至原材料股可以擔心經濟放緩/衰退來解釋,但這不能解釋為何選擇消費股的比重增加。選擇消費股比重高於標準15% ,反而耐用消費品比重低於標準40%。基金增加周期股比重至4個月來高位,選擇消費股佔第三位比重,四個最大比重界別都與經濟有關,反映基金經理並不那麼擔心經濟放緩/衰退。事實上,基金側重增長也是有著回報的。截至今年2月,70%增長基金表現都優於指數,大價股基金平均上升12%。

能源股比重上升可以從股價相對落後和油價因為石油出口國組織減產以回升來理解。市場不放心年初的大幅反彈,資金流入防衛界別,聯儲局轉鴿,債息下降,所以公用股和地產上升。但是防衛和債息下降又不能解釋耐用消費品下跌。

fb谷歌加入 通訊服務結構大變
醫療保健股的比重向下更加是奇怪。以往醫療保健股是既有增長又有防衛力量的界別,因此深受歡迎,今年卻是出現疲弱的走勢。一個解釋是美國政府推出新措施壓抑醫療費用上升有關,因此一些基金減少醫療保健股比重。

通訊服務是最大增加比重界別則較容易解釋。通訊服務已經和以前的組成成分有很大不同,因為一些大科技股例如facebook、谷歌、Netflix等都轉入了這個界別,和以前通訊服務以電訊股為主的防衛性特質有所區別。隨著這幾隻大科技股的加入,通訊服務界別的市值增加,因此基金經理需要增加比重,相信這是通訊服務界別比重增加的結構原因。

了解界別 助掌握市場形勢
界別有很多不同的分類,上文提到的是比較正統的分類。其實在不同界別之中還有很多不同的次界別,探討下去的投資意念便會豐富得多。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科技股。科技股現在已經是美國股票最大的投資界別,科技股實在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半導體、電腦、軟件、網絡、光纖……等等都是例子。而且次界別之中又可以再分類,例如半導體便有半導體儀器股、記憶體、電腦晶片……。不同的界別的股票會有不同的走勢,好像在半導體股低迷的時間,可程式化邏輯概念Xilnix便穩定上升。透過了解美國界別,可以增加很多投資意念和了解市場形勢。

shunwailee@hotmail.com
[你遜喂 牛熊共舞]


即日官掂 - 你遜喂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