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3月28日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2019年3月28日


利字當頭:因航名字新解說 - 利世民


國泰若然提價收購香港快運,恐怕國泰會被改名為:「因以高價收購虧蝕的香港快運而將成本轉嫁消費者的國泰航空」。 資料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國泰(293)以49億作價收購香港快運的消息,在facebook上洗版。大家最關心是合併之後,會否出現一家航空公司獨大,削弱市場競爭的問題。技術上,競委會只會對已經發生的反競爭行為作出檢控,對於企業併購,暫時權力只限電訊業。話說回頭,我不是主張競委會介入,而事實上競委會亦不會;我想指出的是,在許多行業,反競爭行為都是借政府政策而出現,航空業跡近瓜分市場的行為,就是透過航權分配來進行;很少見政府檢控航空公司瓜分市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更加為會員遊說各國政府,影響競爭法的制訂和落實。

所以,回到以上的問題,兩家航空公司合併,最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割喉式價格競爭不再。對消費者來說,意味甚麼,則見仁見智。有人會認為,國泰可以提升服務質素,對愛出門的香港人未嘗不是好事。但正如好友李聲揚所講,消費者的身體很誠實,口裏說願意為更好的服務付出代價,但到了買機票的時候,還是會選最便宜的組合。

話說回頭,有人說國泰以49億元吞併一家賬面資產只有11億的公司,不合理。另一邊廂,有香港快運股東向國泰發信,表示有意爭辯這宗收購。有理由相信,都只是價錢的問題;這種討價還價的技倆,在併購交易中經常見到。觀乎近日國泰和香港快運都借傳媒放風,似乎這宗交易的作價最終可能會高於49億。從消息公佈後國泰的股價分析,市場先生也在評估這宗交易的結局;要是交易告吹,對國泰沒有損失,但若然國泰提價,恐怕在可見將來有不少人會稱國泰為:「因以高價收購虧蝕的香港快運而將成本轉嫁消費者的國泰航空」。

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