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投資世界 - Starman 2019年10月31日

投資世界 - Starman 2019年10月31日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氣勢(下)
第二天,女兒跟我說另一份功課派了,今次女兒獲得A+,那位「Too bad」同學只得A,女兒回來跟我說。

我:

你會唔會學番佢,對住佢講too bad呀?

女兒:唔會,咁樣做唔岩。

我:叻女!咁你點反應呢?
女兒:佢話佢又A,然後一路裝我份功課,一路問我咩grade,我比佢望左下,無出聲。

我:唔得,你要用番小學生既答法,不囂張同時不失氣勢。

女兒:即係點?
我:你可以話:well not bad...but I’m a bit better.

當勢比人弱,要懂得激勵自己。
當勢比人好,不囂張但要懂得保持氣勢。

投資世界 - Starman 舊文



氣勢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從來都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在社會做事,從來都講信心和氣勢!

剛升小一的女兒接到老師改好派回的功課,看見功課獲得A,心感欣喜,怎料旁邊的一位同學搖搖頭說: “Too bad”....女兒不懂反應,回家後跟媽媽說。

媽媽:佢一定係妒忌你啦。
女兒:唔係啦,佢A+...
我:佢取笑你喎,咁你點答佢?
女兒:唔識答呀...
媽媽:你叫佢唔好取笑你啦,下次努力!
我:點得呀,作為小學生應該要用番小學生既答法,同時不失氣勢。
媽媽:即係點?
我:你應該答 better than you!
女兒:但A+高分過A,我唔可以講大話!
我:無問題,你可以答 better than you...next time !
媽媽、女兒:😓😓

咩都可以輸,信心唔可以輸,氣勢更加唔可以輸!


機會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昨天施政報告公布放寬9成按保上限樓價至800萬,我講左句「每次一有新政策出台,都是一個讓部份小市民「翻身」的機會」,隨即收到不少人問「我是否應該立即訓身上車」,你叫我點答?

這類問題經常出現,正如數年前我解釋槓桿債券操作,也收到不少問題,最多人關注的三個問題(排名不分先後) – 1. 買邊隻? 2. 用邊間私銀買 3. 買幾多/是否用盡槓桿?

投資,是很個人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每一個人的背景、能力和需要都不同,投資決定是因人而異,當然我明白大部份人都只想要一個「model answer」。作為投資者要有自已的view,至於我的看法,已經講過很多次不再重複,但我不能為你做任何決定。你有數百萬跟只有80萬,未計供款能力,同樣做9成按揭買800萬樓,情況已完全不一樣。

從前有個故事︰

一天,政府官員到精神病院視察,院長向官員解說每位病人的狀況。其中有位病人手中握著一張相片,一邊哭一邊用頭撞牆,院長解釋:「他曾深愛相片中的女人,但那女人卻嫁給別人,他因此而受不住刺激發瘋了。」

這時隔壁房間有一個人也用頭用力撞牆,官員問:「他又怎麼了? 」
院長說:「他就是娶了那位女人的人。」

機會,對有能力把握的人才是「機會」,對沒能力駕馭的人是「風險」。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勿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思維思考


我不同意「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邏輯,但無可避免地大多數人潛意識裡都運用這種邏輯思維思考。在大多數人眼中只有兩種顏色,不是藍便是黃,然而這種「分黨分派」的思維,只是搞政治的人想出來的一種分化手段。

按以上的邏輯思維,大部份人認為凡是反對政權的施政方針的人,在現今社會上會被稱為「非藍絲」,即「黃絲」,即是支持暴力的一群,在內地人眼中更等同支持港獨的一群。

大家要明白,在正常情況下大部份市民都不應該,也沒有這種能力大搞政治。不搞政治而理性的人只會講道理,想最佳的解決方案,大家都希望香港回復昔日的光彩,而非低層次地表達自己支持藍或黃的立場。

在理性層面上思考,暴力(不論是抗爭者或警方)對社會而言都是一種社會成本,是無可置疑的,而這種成本大家都不希望產生,大家都希望儘快將之減到最低,而採取甚麼解決方法才是關鍵。

當有人認為政府引用《緊急法》繞過立法會的正常程序立法有用,同時大家可能忽略了以此方式立法所帶來的影響,包括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獨立司法、三權分立的法治制度將受到重大挑戰,為政權凌駕法治打開了缺口。香港人或前線激進的抗爭者是否會接受這一套?支持政府的一方是否有十足信心此舉是一服即好的良藥?還是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相情願的「良藥」?

以上種種都是未知數,但從事實看來成效果似乎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抗爭者的反抗意志被進一步激發,殘局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社會矛盾只會日益加深,我個人看不到政府「用藥」的這個方向能走到問題最終得以解決的盡頭。

作為投資者、商人,怎會喜歡政治,更何況暴力?對我們金融界、商界而言,政治與暴力都是成本,我們當中(至少我不會)沒有人會利用政治和暴力來盈利。我希望重申的是,在我的思維當中沒有藍/黃,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問題千絲萬縷難以分析),這些其實都不重要,不應該是重點,重點應該是如何解決/緩和當前社會面對的問題。想要去解決問題,就必先要想問題的根源。如果問題的根源是硬通過「送中條例」所引起,今次引用《緊急法》立法是解決問題還是重蹈覆轍、火上加油?這還未計算對香港司法機制帶來傷害的額外成本(對於違法的抗爭者,執法機關一直都在執法,因此暴力是治安問題,而非對獨立司法機制的影響)。這問題沒有絕對肯定的答案,但從社會不同取態人士的心理分析,大家可能又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大部份朋友、商界夥伴都勸我不要表態發聲,對生意和投資百害而無一利,更可能會引來持不同意見的人士誤會和攻擊,我也知道在當前局勢的壓力下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理性討論,也沒有道理可言。但我知道自己的身份除了是企業家、專業投資者外,也是香港人,前者是角色,後者才是自己,做回自己,憑良心說話比起一切來得更重要。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當變質的政權凌駕法治(續)


短短數個月,香港的「法治」制度已淪落至如斯田地。兩個月前的一篇《當變質的政權凌駕法治》,想不到今天竟然要寫下去。

香港今天的撕裂、人心惶惶,一切都是林鄭政府漠視民意,企圖運用自以為「足夠」的政治權力,在理據不足的情況下仍然試圖強行硬通過《送中條例》所造成。令人遺憾的是,引起軒然大波後,政權並沒有認真反思問題的根源,汲取經驗,今天竟然重蹈覆轍,甚至更進一步,繞過立法會的正常立法程序,引用《緊急法》直接訂立「禁蒙面法」。

政府解釋引用《緊急法》立法是根據基本法賦予行政長官的立法權力,是合情合法的做法。這是荒謬的解釋,按此說法,特首只需一個「合理」的「理據」就可以引用《緊急法》立法,至於「理據」是否「充份」和「合理」,又由特首來判斷。那麼,立法會可以解散了。香港人都是有智慧,會思考的,不習慣相信2+2=5的邏輯。

對香港人而言,本來要通過一條法例並沒問題,法例本身的內容還是次要,有識之士都明白「和而不同」,但令香港人突然醒覺和關注的是法例訂立程序和手法的質變。《送中條例》,政府缺乏咨詢,在200萬反對聲音下仍企圖以「以快打慢」的方式強行通過,觸發社會各界群起發聲反對,這是民意。然而,政權選擇漠視民意。

數個月來的紛爭,社會出現很多矛盾,姑勿論誰對誰錯,理智的一方應該以解決問題為重心,作為始作俑者的林鄭政府,理應以儘快平息民憤為首要。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儘管沒有一種方法是完美,但最少要給市民大眾的感覺是向前行一步,令情況有所改善,這樣雙方才有望達成共識,而不是越走越遠,火上加油。

可是,面對社會的紛爭,政府選擇了以武力鎮壓、賦予警隊無上權力、選擇性執法、製造白色恐怖等的威嚇式手段去「解決」問題,最後再以極權的方式立法「止暴制亂」。今天,市民看見的不是解決問題的決心,而是政權繼續漠視民意。

政權若沒有真正用心去聆聽市民的訴求,所謂的「與民對話」都只是一場公關表演,浪費大家的時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古往今來每一位君主都需要明白的道理,對於今天儘管是極權主義下的政權,我深信這道理仍然適用。

你可以不認同暴力抗爭,你可以當五大訴求只是一個口號,你可以繼續對違法的抗爭者嚴正執法,但你決不可以肆意讓政權凌駕法治。

心痛我的香港,人微言輕,但不吐不快。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當變質的政權凌駕法治



「法治」是一種制度,不同的國家或地方在不同的政權下都有她的一套制度,該國的人民、政府、任何組織或身份之人士均須遵守這個「遊戲規則」。「遊戲規則」一旦訂立,不能任意更改,如需增減或修改也必須通過「制度」來進行。人民、政府、執法者、任何組織或團體都不能繞過制度「打茅波」。

「法治」與「人治」是相對的概念。「法治」的意思,就是一個國家/地方的任何社會事務,均是根據該國家/地方制訂的法律、規章來處理,而不是依照政府或政權,甚至是個別的掌權者或是執法者的意志和判斷來處理。這就是「法治社會」與「人治社會」的分別。幸運地,我們一直都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的地方。

多年來,香港的法治和獨立司法系統在國際上是被高度認可的。作為香港人,我對香港的法治充滿信心之餘,也為此而感到自豪。儘管香港已回歸中國,成為中國的一部份,為保留香港在國際上的獨特價值,兩地在回歸後實施「一國兩制」政策,使香港作為一個法治社會中的「獨立和可靠的司法系統」得以保存。

國際金融機構、跨國企業用行動和資金身體力行地為香港法治、獨立而可靠的司法制度投下了信心的一票,因此世界各國的資金和人才都匯聚香港,使香港成為一個世界罕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上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崇高地位,這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法治,因為這是社會「遊戲規則」的根本,有規則社會才能有效運作。然而,不同國家政權下的「法治」顯然都有差別,當一個政權的本質改變或「被改變」,使原有法治精神的根本被動搖,則我們作為市民,除了做一個「好市民」去遵守現有法律外,更須要提升一個層次,運用獨立思考判斷事情的合理性,然後進而再提升上另一個層次,我們須要思考改變現有政權本質的「外力」背後的意圖,而不是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冷待這些「暫時不影響自己」的問題,盲目服從政權的權威。

當一個政權因為一些政治目的,意圖「合法」地通過或處理一些事情時,人們就要有「不認同」的意識,並不能因為純粹為尊重法治,而不去思考法治以上的問題,因為「法治」會因為政權本質上的改變而慢慢有所變質。

今天,我們的香港生病了,今天的社會很可憐。我作為一個80後,有自己的事業,算是生活無憂的一群,我承認我對「政治問題」的底線已比較低,但面對今天香港的「政治暴力」,我認為已觸碰了我的底線,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再有絲毫的妥協。對於踏入「收成期」的人而言,他們普遍傾向願意以「妥協」或「接受現實」去換取今天的「繁榮安定」。或許,當權者就是看中這一點,選擇在今天香港這個繁榮社會,意圖無聲無息地進行「收割」。

我不妥協,並不等如我認同或鼓吹暴力抗爭。我尊重法治精神,尊重「遊戲規則」,參與得這個「遊戲」就必須要遵守現行的規制,但我不滿任何「力量」強行、不合理地試圖去一步步改變我們現行國際高水平的規則和制度,這是更暴力的暴力。

送中條例,若非100萬人、200萬人上街,條例早就被強行通過了,而香港現行的高度自治的獨立司法系統將會出現瑕疵,國際投資者將會對香港失去信心,影響非常深遠。

看見一班90後和00後,他們是我的後輩,我嘗試站在他們的立場,他們的人生只是剛剛開始,因此他們會較直接看到社會上的問題,甚至乎我認為他們所看到的問題比我們更長遠、更高層次,因此才會有這種激進的抗爭行為。

不論是警察抑或示威者,他們都是這次「政權暴力」抗爭下的磨心。在我眼裡,在事件發生前他們本質都是無差別的香港人。看見香港如此撕裂,我很心痛,也憤怒有政權為了統戰的「偉大」目的,令香港如此分化。

事情發展到今天,令我最失望的是政府竟然對民意的視若無睹。對多年來一向重視民主自由的香港市民來說,是一種「強姦」。全民激動是因為大家都親眼看到政權的變質,連政治敏感度較低的中產階層、商界、政府公務員,以至各個專業階層人士也群起反抗。以前我們香港人只須努力工作,專心投資,香港日常發生的政治都是「小問題」,因為我們都認為香港的法治可以守到這一關,但今時今日,在現今的政權局勢下,我們知道已經不行。

「法治」是一種制度,雖然我們都清楚法律不可能完全公平,但它仍是公認下最好的制度去維持社會的運作,因此我們都需要遵守和保護我們的法治。唯一有能力改變現有法制的是政權,因此若有政權意圖不合理地、不理民意地強行改變我們現有的法治基礎,我們就必須要努力去守護。否則,規則一旦改變,十年後,二十年後,香港還會是香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