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虛實之間 - 方興 2019年10月31日



虛實之間 - 方興 2019年10月31日


【虛實之間】WeWork唔work - 方興


WeWork唔掂,創辦人Adam Neumann雖面臨出局,但因為減持股份套現,兼且獲軟庫支付巨額分手費,所以仍是大贏家。 互聯網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幾個月前仍然係威係勢,若成功上市,這家只有數年歷史的收租股將會大過新地(016),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又或者股市的投資者,原來比基金及富豪更心水清,看破國王的新衣,於是WeWork突然發現自己在裸跑,手頭現金僅夠用到10月底,連遣散員工的開支都付不起,勵志故事變成警世故事。

我不懷疑,共享辦公室這概念本身有需求,問題在於是否一項持續有利可圖的生意,它的商業模式太易被模仿,不像谷歌、facebook般存在很強的網絡效應,只能以無了期的燒錢來霸佔市場,但以長租約租來物業,以短租形式分租,本身便有很大的營運風險。不過在華爾街的包裝下,WeWork被視作科技公司來硬銷,販賣無法實現的願景。

今次軟庫洗濕個頭,硬著頭皮都要救,要再向WeWork泵水95億美元,交易後將取得近8成股權,軟庫能否全身而退,仍要視乎可否扭轉WeWork月蝕1億美元的敗象,以及最後可否上市。

創辦人是大贏家
40歲的有型創辦人Adam Neumann雖要面臨出局的命運,但仍然是大贏家,不計他早已透過出售物業予公司及減持股份套現的7億美元,今次軟庫的分手費套餐高達17億美元,及向軟庫出售股票套現10億美元。

WeWork的故事教訓我們,不要以為專業投資者、金融大鱷就一定眾人皆醉我獨醒,早有研究指出,即使管理億億聲的基金經理,都很易被動聽的故事左右,而忽略客觀數據,兼且與散戶一樣,受制「執輸行頭」(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魔,搶刁的食相有時與大媽無異。於是近年上市的初創獨角獸,估值都被搶到天比高。

近日拜讀兩本由《華爾街日報》記者撰寫的著作《Bad Blood》及《Billion Dollar Whale》,看得津津有味,對大鱷及專業投資者的「老練」程度有不少啟發,不容錯過。

事件再次證明,就是創辦人都有最佳食用日期,公司發展到了某一階段,便可能需要另一類型的領袖,若創辦人過份戀棧,便會淪為公司發展的負資產,而創辦人的同股不同權安排,卻是這種過渡的一大障礙。今次軟庫要用過百億元來令Neumann放棄1股等於10股的投票權,可說代價高昂,是名副其實的「公我贏、字你輸」賽局。

方興
本欄隔周四刊出



虛實之間 - 方興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