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雷射針 - 雷鼎鳴 2021年2月5日

雷射針 - 雷鼎鳴 2021年2月5日


雷射針——疫苗攻略
  香港政府的抗疫策略近日略見積極,但以目前疫情看來,香港尚未能脫離高風險期,我希望抗疫的重點能盡快過渡至接種疫苗。

  各種疫苗的優缺點,經過幾個月的訊息發佈後,我們基本上已有掌握,它們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為我們增加一道最後的防線。好的疫苗就算不能夠確保不會中招,但卻幾

乎可百分百防止中等及嚴重的病徵。有了這層保障,若打了針的人足夠多,將來縱然有些小爆發,也會因為有了群體免疫而使到病毒難以擴散開去,我們的生活可漸復正常,不致因有少量疫症而生活受困。

  何時才能接種疫苗?我與很多朋友都極度關心這問題,都在望穿秋水。歐美國家緊急接種疫苗的過程,雖存在不少疪漏,但人家已開始了近兩個月,疫情之冠的美國每天新增感染人數也從二十五萬左右降至十萬左右。就連澳門,疫情一向不嚴重,卻也能及早購得疫苗,第一批疫苗本周便到,香港則仍望天打卦,港人有不失望乎?疫苗接種的計劃,政府應視為經濟戰及政治戰的核心組成部份,搞得不好,不但經濟大損,還會喪失民心。

  為何這麼慢?有部份原因是政府不能控制的,例如Biontech的疫苗,世界對此需求甚殷,雖就本月下旬第一批到港,但香港政府在國際上的牙力有限,疫苗是否如期運到,尚使人有疑慮。

  政府也有向內地的藥廠訂貨,本來科興的疫苗應是較早時間便到港的,批核疫苗的委員會以其尚未提交第三期檢測數據而尚未批准使用它。另一種國藥生產的疫苗在內地已有數千萬人接種,安全度及有效率都十分優異,社會中早有壓力要政府加買此疫苗,但政府的態度仍頗為官腔。

  內地的疫苗並非沒有第三期驗測數據,只因中國本土個案極少,無法用作測試疫苗有效性的試驗場,必須在國外疫情嚴重的地方進行,這樣一來,搜集數據的速度一定較慢。但這應成為延誤使用疫苗的理由嗎?若是毫無數據便胡亂使用,當然不妥,但從各國使用這些疫苗所得到的數據,已頗有看頭。再看歐美的疫苗,嚴格來說,數據一樣不足,起碼我們尚未能清楚知道它們的長遠影響,但別人卻懂得審時度世,知道若拖下去,生命及經濟的損失巨大,若立即使用,就算有後遺症,影響的也只是個別人士。批准緊急使用,此乃變通之道,不似香港般墨守成規。

  也曾有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補購國藥的疫苗,以免一旦科興的及時運到,便會有所重複及浪費。此乃淺見,疫苗在世界上是搶手貨,我們倒應擔心取不到貨,不是怕過多。就算多買幾百萬劑,視乎價格,成本也大有可能不足十億,相對於及早解救經濟困境所帶來的社會效益,這只是小數。從抗疫開始以來,作為旁觀者,我感到的是政府頂多只能從醫學角度看問題,嚴重缺乏經濟及社會視野。

  香港公務員的訓練使他們很重視程序。程序並非不重要,做事要有板有眼可減少錯誤。但過份拘泥於程序,卻會變質成卸責,我們時有聽到政府官員說某某做法符合既定程序,便感好笑,符合程序不等於做得好。此種以程序為尊的管治手法在緊急時期或戰爭時期,弱點便表露無遺。盧寵茂說得對,很多醫療的新方法都不可能滿足到雙盲的測試檢驗,但要救命有些手術還是要做的。拜登把抗疫視作戰爭,內地中央政府則一早已作同樣的定性,所以美國及中國都不會在抗疫問題上願意雙手被綁。相比之下,香港政府卻手慢腳慢,事事說符合法律框架,但政府有權不敢用,為官避事,反而不利民望。

  往者已矣,以後何去何從?有四點我認為應該做︰第一,網上有人建議可派專車從香港密封式地把一些自願者運到深圳打針,即日來回,就如日前人大政協委員般到深圳一樣。這是上佳的爭取民心的方法,中聯辦或港府應考慮盡早推行,就算疫苗已經抵港,也可並行不悖;第二,在內地或國外都接種了疫苗的人口已逐步出現,政府應容許這些有「針紙」及檢測陰性的人到港後不用再隔離二十一天,起碼不用在酒店隔離或隔離時間可縮短,這些對重啟香港經濟大有幫助;第三,採購疫苗可能要長期奮戰,特區政府應主動積極,並求助於中央;第四,為防止疫苗接種者不足,建立不了群體免疫,以至疫情沒完沒了,政府應小心規劃如何提供誘因及教育,以鼓勵多些人接種。例如接種了以後可立發健康碼,不但可用以通關,到內地旅遊,而且在香港的本地公眾場所或甚至酒樓食肆,在適當的時候也可要求有健康碼才准入內,總之使到不肯打針沒有健康碼的人生活十分麻煩。

雷鼎鳴
雷射針 - 雷鼎鳴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