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小生意|鏞融芯語
Previous Next
這幾年,街頭湧現各種特色小店。現今潮流下的小店多指是一些專賣二手衫褲、手工藝品、家品、咖啡店、小食店等;對我而言,小店是與民生有關,除價廉物美外,還帶有濃厚人情味的本土特色。
隨著社會發展步伐快,加上昂貴租金及承傳問
題,很多昔日小店都步入式微。幸好,中上環一帶仍保留著一些特色小店,印象最深刻的是石板街專門修理及買賣古董錶的排檔,還有幾年前在行人天橋上的幾間特色小店,有錢幣收集店、畫框店、修補鞋店等,舊時還有間專拍證件相的小店,價錢便宜,服務超班,可惜於中環街市活化後就不見蹤影。
最近發現中環附近有間新的照相舖,驚喜尋回昔日行人天橋上小店的那份親切感。原來那店並非一般傳統的攝影店,提供「worry free套餐」,包括服裝、髮型設計、化妝造型及照片後期修飾等一條龍服務。我的證件相效果非常高質,簡直是快、靚、正;身邊朋友知道後都想拍攝輯個人照!
機緣巧合下,在網上發現另一位於上環的有趣小店,以古法手藝提供的「線面」美容服務,我便膽粗粗去見識。甫入此店,就能感受到這典型前舖後居的傳統舊式小店氛圍。線面是中國較傳統的美容技巧,師傅利用線面三寶:海棠粉、棉麻線及指套,頸力、牙力及手力並用,用線以彈拖技巧為顧客去除毛髮,疏通毛孔,還能增加血液循環。
線面更是地道文化,師傅說廣州女子一生人至少都會做一次,尤其是結婚前,俗稱「開面」,意思是把舊東西送走,迎來新生活。別以為線面是老一輩的習慣,他們七成客戶都是年輕人,當中三成還是男士呢!大家看罷後,是否心鬱鬱呢?
店主年幼時已跟其母親學習線面,至今從事線面工作近三十年,認真厲害。其兒子也於十三、四歲時學習這手藝,他們三代堅守這手藝,連女婿也加入這行列,把這古法手藝一直傳承落去。
實地體驗過這兩間特色小店後,慶幸它們在這競爭激烈的營商環境下,仍未被淘汰,真的是難能可貴。尤其是線面小店,三代堅持並傳承這古法手藝,養活一家,令人感動。要保持這些本土特色小店,需要大家的聲音及支持!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