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勞工」的舊調重彈
「囤積勞工」的舊調重彈
根據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企業精簡人手,勞工平均生產力應該上升。(資料圖片)
朋友傳來彭博一篇報道,標題是「衰退有多嚴重視乎囤積員工」(Labor Hoarding Holds Key to How Severe a US Recessi
on May Get)。「囤地」聽得多,「囤積員工」又是甚麼?
近來美國通脹高企,令人想起七十年代,連帶一些當年流行的概念亦捲土重來。除了「成本推動通脹」(cost-push inflation)、「工資價格漩渦」(wage-price spiral),「囤積勞工」之說也是那些年的熱門論述,指的是在經濟下滑期間,企業生產下跌,聘用的勞工也下跌,但跌得較慢,好像老闆在盡力保留勞工,寧願減工時轉兼職,也不願與勞工中斷僱傭關係。
若果企業能在加息期間「力挽狂瀾」,失業數字就不用大升,經濟就能軟著陸了。
不過,大家想深一層,企業到底有沒有「囤積勞工」,其實是不容易觀察的事:茶餐廳生意差,需要縮減人手,到底要炒幾多員工才不算「囤積」?不能直接看得到,就唯有利用宏觀數據間接地推斷。
根據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企業精簡人手,勞工平均生產力應該上升。只是在六、七十年代,每逢經濟轉差,生產力不升反跌,含意是企業留下勞工「投閒置散」。老闆不是慈善家,不會無緣無故地與員工同舟共濟,賺到盡的解釋,是炒人和請人都有其成本(如培訓新人),為免麻煩,老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就「囤積勞工」了。
據報道沒有提及的,是「囤積勞工」的概念,在八十年代後漸漸失靈:勞工生產力與經濟表現的關係,由方向一致變成相反。例如在最近三次衰退(2001年科網股大跌、2007至2009年金融危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長短雖然不一,但期間勞工生產力都顯著急升,後來從谷底反彈時,生產力就轉向回落,與六、七十年代的經驗相反。
「囤積勞工」不再,亦即經濟差時老闆比以往更願意炒人,合理的解釋是今天的資訊遠為流通(如搵工網站),僱傭雙方配對方便,炒人和請人的成本都下降,老闆就不用再同舟共濟。
「囤積勞工」舊調重彈,是有點一廂情願了。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