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雪球效應
悲觀雪球效應
美國聯儲局本周議息,加息0.75厘已無懸念,市場料聯邦基金利率今年底見4.2厘。(資料圖片)
「加息預期升溫,拖累美股下跌……」這句說話,今年已聽得太多了。有否想過,股市下跌,到底是央行加息之過,抑或是市場錯估形勢之錯?
日前,一篇短評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後美國
初期的物價上升,純粹是供需不均所致,並非是通脹。看過後不禁一笑,物價上升就是通脹,哪會理會構成的原因,更何況疫情令美國無限量化寬鬆,聯儲局資產負債表急升,擴張式的貨幣政策從來就是種下通脹的禍根。
市場對通脹以及其後利率走勢錯判,導致市場擾攘近一年既持續波動,又不斷要重訂利率預期。去年今日,不少分析仍相信聯儲局認為通脹屬暫時性的說法,到年初通脹持續上升,就歸咎於地緣政治局勢。
4月份,隨著加息預期升溫,資產價格回落,投資者二選一,結果相信經濟回落會導致通脹向下。不久發生了通脹高見9.1%事件後,一度令市場改變想法,但隨著股市向下,很快又相信聯儲局會立場轉鴿。
前前後後兜兜轉轉,浪費了時間,亦誤導了投資者。幾個月前,曾幾何時,價格反映今年年底是有減息可能,還記得嗎?
聯儲局信錯了疫情只會導致短暫供應幹擾,以為通脹只屬暫時性。市場並非錯信聯儲局,而是錯在重複不斷將過往等於現在的分析框架及思維模式,植入於現時狀況。
目前,市場預期今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會升至4.2厘,明年3月預期利率水平為4.5厘,月初時兩者預期水平分別為3.6厘及3.8厘左右。換言之,短短兩星期左右,利率預期已調高了逾60點子,類似情況歐洲亦一樣。
4.5厘或以上的利率水平,一直不是市場預期的共識,調節錯誤的預期從來是痛苦。2年期美國國債債息走勢一向會跟聯邦基金利率貼近,目前2年期債息已升穿3.9厘,假設市場預期的聯邦基金利率走勢,與最終情況偏離不大的話,意味隨時有機會升至貼近4.5厘水平。
短債向上會推高長債息率,惟同一時間,長債更大程度是受制於市場對經濟及通脹前景看法。基於愈加息,市場會傾向對經濟愈悲觀,債息倒掛加劇,市場對經濟就更悲觀,悲觀雪球效應就此形成。
我們常說的債息是名義債息,簡單就是實質利率及通脹預期之總和。通脹預期沒有明顯向上,實質利率向上是近期推升名義債息之主因。目前10年期美債實質收益率已升穿1厘,看看對上一次實質利率升至現水平,美股估值比現在要低。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並非危言聳聽!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