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 受惠人工智能概念 醫藥 電力股 追落後 | 財金解碼

港股上周強勢攻破23000點大關,經上周五急升後,恒指本周或先經唞氣消化,惟內地科企於人工智能(AI)領域具重大技術突破,推動投資者重估中港科技股投資價值,港股後市可望具更持久動能上探,估算升勢經消化整固後,資
金續會循AI主題對不同板塊進行炒作。其中,具科技元素的線上醫療股在行業接入DeepSeek後已落鑊,但醫健領域事實上可廣泛布局AI,以提升藥品研發效能及精準醫療技術等,配合線上醫療受惠AI提升應用,亦潛在利好藥物需求增加,有助製藥及醫療設備股追落後。另外,AI運算耗電量驚人,電力及新能源股的業務增長於AI概念下亦不乏憧憬,同具追大市落後空間。記者 蘇子進
在DeepSeek技術突破引爆AI浪潮下,內地各大行業發展格局及業務潛力被加以釋放,同時亦相應提升資金對不同AI概念板塊的炒作熱度,包括早前爆升的線上醫療股。里昂稱,中國互聯網醫療保健行業正乘著AI浪潮發展,一眾互聯網醫療股顯著上漲,反映出市場目前對AI提升營運潛力抱有更樂觀預期。
受大市明顯轉強及線上醫療股熱炒氣氛帶動,近年股價較低殘的創新藥股及生科股近期亦見受捧,同為業內藍籌的中生製藥(1177)、藥明系的藥明生物(2269)及藥明康德(2359)齊於板塊中跑出,前者更見一年新高,中生製藥則重踏1個月高。
生科股擺脫長期低迷
摩通指出,AI在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正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相信擁有大規模訓練數據或收入的受益股或受到市場注視。過去AI在許多醫療健康子行業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包括藥物發現、輔助診斷、醫學影像分析、手術規劃和醫院管理等;該行並指線上醫療公司如阿里健康(241)等已累積大量數據,可以用於AI訓練。另一方面,醫療保健軟件公司和醫療設備公司或會因採用AI或AI嵌入式裝置及設備,而直接提升收入。
交銀國際提出,AI技術正驅動醫藥板塊發展,帶來新機遇,建議投資者關注AI相關的創新技術以及其所推動的估值修復機會,預期AI+醫療加速落地將協助企業提升醫藥研發效率、優化藥物設計,為CRO和創新藥企帶來利好作用。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製藥股稱得上具有線上醫療股接入DeepSeek等AI應用而使業務憧憬提升的邏輯,但影響仍要睇實質落地狀況,料板塊仍未為市場關注所在,加上內地最新集採政策結果出爐,對藥品銷售料有影響。
不過,他續指生科股於今輪反彈市中相對上受大市氣氛帶動,擺脫長期低迷走勢。其中,藥明系較前階段時間曾受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所困擾,但藥明康德已出售部分海外業務,相信相關股份最壞情況已過,而股價目前正處於上升通道,反映估值正在復甦,惟部署上,大市於急升後或需回調整固,故對藥明系建議回調再吸。另於板塊中,伍禮賢同時推薦百濟神州(6160),提出其已發盈喜料今年將實現經營利潤,而公司早前投入大量資金於研發上,旗下產品商用化空間巨大,如成功推出料銷售強勁,預期盈利規模理想。
資深財經分析師熊麗萍表示,AI技術應用於醫健領域上可分別從醫療及製藥層面看。前者包括手術及網上醫療等,後者則為收集數據以加快藥品研發,助藥企節省時間及資源。對於前者,她提出可提升技術的精確性,故使一眾網上醫療股早前炒起,同時並相信可在需求增加下推動醫療設備銷售加快,故指醫療設備股中可留意微創醫療(853)。至於製藥層面方面,熊麗萍指AI有助研發加快,料生科板塊於醫藥股中因科研技術需求較高而受惠明顯,籲當中可跟進藥明生物及信達生物(1801)。
中美發展AI路線不同
另一方面,電力板塊於上周一度造好。參考美股經驗,電力板塊一度因科企巨頭收購核電機組,以應付訓練AI的高耗電量而起動。不過,港股電力板塊中,一眾核電股表現沉寂,但同屬新能源股的龍源(916)則曾見較明顯升軌。銀河證券指,DeepSeek長期增加算力需求,故看好電源環節。不過,熊麗萍說,電力股整體仍偏弱,而內地AI用電或偏向區域性,暫時未能了解板塊中於地理上受惠的電企,故令資金對板塊反應不大。
伍禮賢認為,DeepSeek AI技術突破,反映中美發展AI路線不同,美國用高端晶片以量計進行算力訓練,中國則注動模型運力,因而於發展路徑不同下,資金關注面亦不同。對於一度反彈的龍源,他指行業基本續面對增長壓力,後市有待復甦,股價現階段已擺脫低位,但復甦動力仍有待觀望。
龍源宜中長線部署
龍源電力(916)於本月一度築起升軌,惟近日升至6.5元前遇阻回落,但走勢已跑贏多隻傳統火電及新能源股同業。國家早前發布對新能源上網電量及電價改革,包括上網電價全面市場化、建立新的價格結算機制等,市場料對內地電企盈利結構帶來波動,但當中龍源的綠能業務獲看好為這一輪政策的主要受惠者。
行業前景上,AI發展所耗的電量或會後續引來市場關注,龍源由於基本面偏佳,可考慮低位適注收集,作中長線部署。
大摩指,受到政府推動市場交易電量影響,龍源整體可再生能源電價或繼續呈現下降趨勢,但認為綠電溢價為電價提供了潛在的上升空間,並預期集團將受惠於潛在的使用時數改善,及因升級及更換過時的風力發電機組而擴充的產能,升目標價至9.8元,續予「增持」評級。
中生製藥銷售表現佳
中生製藥(1177)於技術上構成圓底回升走勢,本月並隨大市強勢而展開反彈,暫升抵去年12月高位約3.4元附近具初步阻力,近日於100天線約3.3元水平反覆,上日先低後高下力守150天線約3.22元,走勢較另一藍籌藥股石藥(1093)搶眼。從基本面看,中生製藥作為內地創新藥企龍頭,具良好的產品研發管道,藥品銷售表現強勁,去年中期按年多賺近1.4倍,經調整後淨利潤按年升14%。預期在業績穩健下,集團估值具進一步修復空間,於醫藥板塊中下不妨多望兩眼。
國策面上,國家藥監局近日提出支持引導企業及研發機構等加大創新藥和高質量仿製藥研發,以及商務部擬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有序開放,均顯示國家對行業的支持度,料可提升醫藥股後市動能。交銀國際指,憧憬中央將出台財政及醫保與商業保險支持政策,認為醫藥板塊估值有較大修復空間,繼續重點推薦多集潛在受惠藥企,看好可同步受惠於業績增長及估值修復,其中包括中生製藥。
百濟神州獲野村唱好
百濟神州(6160)上個交易日以大陽燭炒上,全日急飆逾11%並以全日及52周高位收報158.8元。該股將於本月27日公布去年業績,上月則公布預計2025年將實現經營利潤,如能夠實現預期,將是集團首次實現營業盈利,早於市場預期一年,反映公司在營運上有效降本增效,以及旗下藥品銷售表現理想。
此外,公司早前公布人工智能已應用到研發和生產環節,相信有助於鞏固其生產和獲利前景,部署分注吸料具一定贏面。
野村指出,預計百濟神州2024年第4季表現強勁,並由於公司的Zanubrutinib(BTK 抑制劑)銷售預測上調,同時調升2024及25年收入預測分別至37億及47億美元,重申該股「買入」評級,將目標價上調7.8%,由174.91元升至188.53元。
微創醫療追落後
微創醫療(853)作為內地醫療設備股龍頭,明顯受惠AI概念推動資金開始留意醫療技術領域,自上月展開反彈後,於本月突破去年第四季構成的7元阻力後維持上探,近日升抵8元水平後正加以整固。該股成交金額較上月顯著增加,反映資金持續流入。在目前預期大市升勢未完下,微創醫療後市或有力挑戰去年高位9.5元,股價具較大追落後空間,可考慮多作關注。
花旗指,醫療設備製造商股具長期良好的基本面,且品牌在國內外的市佔率不斷上升,認為短期資金流驅動的波動不會削弱國內領先設備公司的長期基本面,下一個催化劑或為下月舉行的兩會之刺激措施。
該行指醫療器材板塊已大幅反彈,由微創醫療和微創機器人(2252)領漲,兩間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態,但有望扭虧為盈,皆建議吸納。
藥明生物業務動能強
藥明生物(2269)踏入今年擺脫弱勢,隨大市向好下反覆上探至1年高26.1元,上周五更以貼近高位收市,單計本月累漲41.15%,反映資金已消化該股與同系股分牽涉入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的利淡。此外,集團本身業務動能強勁,於2024年新增151個綜合項目,旗下愛爾蘭生產設施亦將按計劃預期於2025年產生利潤。於現大市趨強資金重新關注下,料追落後動能強勁,可逢回伺機吸。
野村稱,藥明生物管理層披露去年簽署歷年新高的151項綜合項目,高於該行原來預測的91項,因而上調對公司今明兩年盈利預測8.3%及11.4%。
該行並對藥明生物今明兩年收入預測較市場預期高2.8%及1.8%,但盈利預測較市場預測低7.9%及8.9%,主因該行因應設備使用率對毛利率預估保守,但將目標價由19.3元上調至30.59元,維持「買入」評級。
財金解碼本報記者
財金解碼 - 記者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