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捲、捲、捲」 | 鏞融芯語

這大半年間,餐飲市場上充斥著「買一送一」或全單大幅折扣的「Big Bargain」促銷活動,從連鎖店到高級食府,甚至連酒店及米芝蓮餐廳亦加入了戰團。然而,這股減價的喧囂延續數月,至近幾周,已演變成此起彼落的結業報道,當中不乏經營多年的老字
號,實在令人惋惜。
這不禁令我想起內地近年常用來形容市況的「內捲」一詞。這本是個社會學概念,指某種文化或制度發展到極致後,無法向外突破,只能在內部進行非理性的過度競爭。反映在商業上,就是企業為爭奪有限市場,不惜大打價格戰。在這種惡性循環中,短期內看似消費者是贏家,但長遠來看,當整個行業的生態被破壞,沒有人是真正的受益者。
內地餐飲業在嚴重「內捲」的惡性競爭下,去年倒閉的餐廳多達300萬間,創下歷史新高, 充分反映這種情況的不可持續性。部分店家為求生存,不得不降低食材成本,犧牲品質,最終影響消費者體驗與食品安全。而香港,此刻正踏在這條熟悉的軌跡上。
餐飲業的財務結構,向來是分為三部分:一是食材成本;二是租金、水電、人工等營運開支;最後剩下的才是利潤。激烈減價戰下,許多業者棄利潤,期盼「打個和就算了」。可惜因北上成風及海外遊客銳減,超值優惠根本未能吸引足夠人流,導致入不敷支,店舖自然難以為繼。
香港餐飲業曾幾何時是「打開門就有生意」,甚至有「開一間新餐廳,半年就回本」的黃金歲月。可惜如今好景不再,餐飲業正面臨嚴峻的市場環境。但我始終深信,貿然降價只會磨損品牌價值;若在食材及服務上妥協,更會動搖生存之本。市場汰弱留強,面對困境,「自強」才是唯一的出路。
早前應邀到中環一間餐廳午膳,因有海外名廚坐鎮,人均消費近千元卻竟然座無虛席,當下心想誰說香港人消費減弱。至於鏞記,則自五月起推出『十全十饌』系列,每月嚴選當令食材,匠心呈現十道特色菜式。食客毋須預訂,即可品嘗這十道當月限定的精緻粵饌,隨時體驗手工菜的魅力。例如《皇冠翡翠戲藏龍》、《家家合浦慶珠環》、《荷香夜蘭花蒸雞》、《美人玉捲抱珠簾》等承載懷舊風味的經典手工菜,如今在坊間已難得一見,值得細味品嘗。
「美食天堂」是香港數十年來引以為傲的美譽。我衷心希望業界同行能一起站起來,避免墮入「內捲」的漩渦,找回自己的獨特定位,在逆境中重新出發,共同提升香港餐飲業的整體價值。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