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政經密碼 - 周顯 2025年8月15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25年8月15日


引入外勞的大原則
引入外勞的大原則


張宇人認為,香港若及早落實輸入外勞,可以避免飲食業界最近的倒閉潮。(資料圖片)

日前,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聯多名飲食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指出香港如果及早落實輸入外勞的話,可避免飲食業界最近的倒閉潮。

根據他的說法,飲食業招呼不周,且出品沒新意,「成

日唔夠人手,啲員工就做到皺曬眉頭……如果(外勞)早嚟呢,咁個服務就一定做得好。」

客觀的事實是,飲食業雖然有倒閉潮,但是餐飲業的總數目,一直維持在1.7萬間,這證明了一雞死一雞鳴,只是加快了新陳代謝的淘汰速度而已。

我在本欄寫了多篇文章,指出在知識經濟的今天,飲食業和其他產業一樣,在迅速的演化中,大量的淘弱留強、創造性破壞,是難免的,大家必須接受這殘酷的事實。

至於飲食從業員的招呼不周,食品沒有新意,確是事實。可這非關員工,而是經營者的責任,因此引入外勞,也沒有用。

我舉一個例子,年輕人不大吃傳統中菜,但是吃內地引入的新派中菜,如海底撈、太二酸菜魚,卻是大受歡迎,而且這些內地引入的品牌,招呼也很好,甚至會為慶祝生日的「壽星」跳「科目三」,他們用的也是本地員工,完全沒有問題。

簡單點說,這是內地品牌打敗了香港品牌,所以癥結不是要引入外勞,而是要香港飲食界自我檢討。然而,內地品牌襲港,也不全是壞事,至少可製造出「鯰魚效應」,刺激本地飲食業的進步。



我從來支持引入外勞,問題在於大原則:應該用甚麼準則,引入哪方面的外勞?

從宏觀的角度看,以前的上海灘、今日的深圳,外地勞工從來可以自由出入,這是無限制的引入外勞,效果也不壞。不過,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而且人均收入遠高於內地,不可能採用這政策。因此,只能有限度輸入外勞。

在這大前提下,第一要輸入的,當然是專才,第二,則是香港人不大願意幹的髒活,例如建造業,又或者是洗碗工人;至於外傭,則已輸入多年,不在話下。但很明顯,樓面和廚房,都是低下階層的「救生網」,如果連這一關也要輸入外勞,那麼,低下階層應無工可幹了。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