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5年8月7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 施永青 2025年8月7日


逼別國去美國投資行得通嗎?
逼別國去美國投資行得通嗎?


逼別國去美國投資行得通嗎?
特朗普與外國達成的關稅協議,除了有稅率的條文外,很多還包括外國須投資美國的條文。譬如與歐盟的協議,就包括必須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的內容;其他如日本要投資5,500億美元,台灣要投資4

,000億美元,韓國要投資3,500億美元。總之,凡是想與美國簽定關稅協議的國家,只要手上還有一點錢,特朗普都會設法要他們把錢吐出來,奉獻給美國。

特朗普憑甚麼要這些國家這樣做?按特朗普的說法,是這些國家之前曾憑著不對等的貿易佔了美國的便宜,賺了很多美金,所以現在得以在美國投資的方式,把之前賺多了的錢吐出來。不肯就範的話,美國就會向這些國家徵收高關稅,代價可能更大。在美國的脅逼下,很多國家唯有接受這些不合理條款。

這項投資條款不合理的地方,是別國不但要出錢投資,還要把賺到的利潤大部分奉獻給美國。這些被逼去美國投資的國家,大部分都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國內的企業大部分都由私人擁有,並非國企;國家並沒有權力逼這些企業去美國作投資,更何況這次去美國的投資,還得把大部分的利潤與美國分享;這叫私人企業如何去集資做這種性質的生意。

現實是市場經濟全靠利潤來驅動,硬要把投資成果撥歸既沒有出錢,亦不出力的掠奪者的生意,是很難找人來參與的。這樣的生意將沒法在資本市場籌集到資金,亦很難向銀行借到錢,除非政府自己掏腰包去做。不過,政府自身根本不懂得做生意,很難去填補美國在產業鏈上的空缺。



再者,由政府出面去做的投資,先得爭取議員的支持;很難想像會有議員願意為一份出賣人民利益的協議背書。這樣的投資合約很難獲得議會通過。

其實,特朗普需要別國協助的並非只是錢,而是想學習別國的技術與經營模式。純粹想學點技術應該不會太難。問題是光有技術還不足夠,一門生意能夠經營下去,還需要一整套生態環境相配合。譬如,當地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備,人才供應是否足夠,上下遊的產業鏈是否匹配,以及政府的管治是否恰到好處等。以上各點,只要其中一些地方出現短板,產業移植工程就會失敗。

特朗普要重振美國的經濟,應先搭建一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才能吸引別國的資金來美國投資。內地搞經濟特區,創新產業園與自由貿易區等,用的就是這套理念。只可惜特朗普頭腦簡單,以為靠強權就可以逼別國去美國投資,再次令美國偉大起來。結果將是把別國的資金白白浪費,而美國自己亦會蹉跎歲月,無法達到原先的目標。特朗普既不給人選擇,又不容別人獲利,在自由經濟體制下,這樣的設計注定失敗。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